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代表工作 > 代表风采

人大代表高秀华:绽放在巴山深处的“民族花”

时间 2019-12-30 来源 巴中市人大常委会
[ 字号大小:]

人物名片:

  高秀华,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巴中市第三、四届人大代表,巴州区第十二届区政协委员。她进社区、访民意,带领百姓脱贫致富,致力于地方经济发展,在巴山深处绚丽绽放。

 

与群众打成一片 她从外乡人变成“自己人”

 

  今年47岁的高秀华是云南彝族人。24岁时,她与巴州籍退伍军人温延国结为夫妻后将家安在了巴中经开区栖凤社区。“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高秀华到巴中后,主动融入当地周边群众,很快便与群众打成一片。

  2007年,高秀华当选栖凤社区妇委会主任。成为妇委会主任后,她经常走街串户积极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时刻提醒自己要做民族团结的宣传者,要在民族团结进步社区创建工作中起好模范带头作用。

  2007年5月,刚当上妇委会主任的高秀华就迎来了首次考验:红十字医院开展送医下乡义诊活动,但活动当天参加体检的村民只有十余人。高秀华认为这样的人数没有达到让义诊惠民的效果。活动结束的当天晚上,她主动联系红十字医院,请求医院半个月后再次到村开展义诊活动,院方被她的为民精神感动同意半月后再来。第二天,高秀华一头扎进了面对面的动员工作中。走访中,大多数村民认为义诊没有多大的意义,不愿意去。面对邻里乡亲的不理解,高秀华没有气馁,她耐心解释义诊可以免费筛查疾病,是守护健康大门的基础,逐渐改变了村民的看法。半个月后的再次义诊活动,不少村民都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

 

为群众脱贫致富 她从外行人成为种植专业户

 

  2011年,高秀华当选为巴中市三届人大代表后,更是把群众视为亲人、知心人。2016年7月,高秀华听说社区居民赵富华因房屋拆迁子女闹矛盾而无人赡养的消息后,她立即到赵富华的子女家进行走访。经过耐心沟通,最终老人的赡养问题得到圆满解决。一个月后,赵富华给高秀华送来一面锦旗,感谢她的帮助。

  2014年,新一轮精准扶贫启动实施以来,面对产业基础薄弱的硬伤,高秀华决定自己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帮助群众赚。说干就干,在考察调研的基础上,高秀华确定了以葡萄、青脆李为主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在家人的大力支持下,高秀华流转撂荒地220余亩,组建了国秀种植专业合作社,按照“基地+专合社+农户”的模式,带领群众发展致富。2016年,产业园全面投产,30名农村劳动力实现就近务工。目前,高秀华还计划扩大规模和技术改良,力求将产业做大做强。

 

为民代言无愧于民 她既当“宣传员”又当“联络员”

 

  作为基层人大代表,高秀华一有时间就进农村、进机关、进部队、进社区、进校园、进工地,积极参与市委、市政府的大宣讲活动,为人民群众讲解惠农政策和乡村振兴战略,当好乡村振兴的“宣传员”,也正是在深入群众的过程中,她倾听到了群众的心声。

  “我不仅是个宣传员,更是联络员,把群众的心声代到人代会上去。”在今年的市人代会上,高秀华针对教育扶贫和医疗扶贫提出了相关建议:推动教育资源向贫困乡村倾斜,全面改善乡中小学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实施城市优质学校与贫困乡村学校结对帮扶、捆绑发展;完善贫困家庭学生教育资助政策,将贫困在校生优先纳入资助范围,重点资助贫困在校大学生,促使“雨露计划”全覆盖;开展医疗卫生扶贫,优先推进贫困乡村医疗设施标准化建设,对在职医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确保乡中心医院至少有1到2名全科医生,每个村卫生室有一名医生,建立完善贫困人口的城乡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相衔接的医疗保障制度,健全逐级转诊制度,让贫困患者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

  作为一名少数民族的人大代表,高秀华始终致力于地方民族团结和经济发展,也正是因为这份努力,她受邀参加了今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观礼。“一方面为祖国的强大感到自豪,也为自己得到组织的肯定而感动,希望今后能更好的为民代言,无愧于‘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这个称号,也无愧于人民的嘱托。”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