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从上到下倍加关爱。
这一次,省人大代表刘春香的建议不仅对儿童包含关爱之情,还将关爱延伸到了更多的群体。
“不明信息要警惕,骗子已经找到你,哄你汇钱是目的,擦亮眼睛看清晰……”
1月15日早上8:00,刘春香从德阳市出发,来到中江县辑庆尖寨村教孩子们《防侵害操》,教老年人《防诈骗广场舞》。
这几年,刘春香先后为孩子和老人们创作了《防侵害操》《禁毒操》《防诈骗广场舞》,用简单易学的方法教会他们自我保护,受到欢迎。
刘春香一边施教,一边就“儿童之家”做调研。
目前,各个“儿童之家”常态化面向儿童和家庭开展基本服务,提供游戏、娱乐、临时照料、课后托管、健康教育、生活和社会技能指导、品德教育等服务,一周内开放时间不少于30小时。根据儿童和家庭需求,“儿童之家”每周有日常活动、每月有主题活动、每季度有儿童关爱活动,宣传儿童权利保护、道德规范知识、安全应急常识等,受到较好的社会评价。
刘春香说,四川省“十四五”规划也提出,创建友好型城乡社区“儿童之家”,加大政府购买儿童关爱服务力度,培育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儿童工作。友好型“儿童之家”是依托城乡社区“儿童之家”为平台,以保障儿童权利和促进儿童发展为宗旨,以“理念友好、政策友好、环境友好、人文友好、服务友好”引领,向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游戏活动指导、临时照料、课后托管、健康教育、生活技能和品德与行为指导,心理社会支持、家庭教育指导、儿童保护等服务的社区综合服务体系。这让刘代表有了新的想法。
建设“儿童之家”,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要求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儿童健康成长重要指示的具体体现。
来自2021年9月8日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的数据表明,截至2020年底,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从2010年的13.1‰、16.4‰下降到5.4‰、7.5‰;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从2010年的56.6%上升到85.2%,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从2010年的91.1%上升到95.2%,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从2010年的82.5%上升到91.2%;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弱势群体得到更多关爱和保护。儿童发展和儿童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新成就。
未来儿童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儿童发展道路,坚持和完善最有利于儿童、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制度机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优化儿童发展环境,保障儿童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权利,全面提升儿童综合素质,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刘代表说,现在“儿童之家”不少,做了很多工作,也很有成效。但从实际来看,还可以“升级”。
今年1月,刘春香带着《关于把友好型“儿童之家”升级为“三亲之家”建设的建议》走进“两会”。
“三亲”,指的是妇女、儿童、老人三个群体。
刘春香说,“三亲之家”可以让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都得到关爱。她走进社区、走进村里收集相关建议,把留守的儿童、妇女和老人组织到一起活动,发现这样既有资源又有阵地,效果更好。
刘春香认为,要让“儿童之家”更多地动起来。友好型“儿童之家”既要从硬件,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进行整体规划,又要从软件,从活动开展方面丰富内容,扩大这个阵地。
她提出,加快推进城乡社区“三亲之家”体系建设,建议省民政厅牵头,省妇联协调,将“三亲之家”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纳入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关于《养老育幼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方案》的相关规划,整合推进村(社区)活动阵地建设。
她建议,加大对“三亲之家”的建设经费和政策支持,将“三亲之家”项目纳入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更好地保障建设资金和儿童关爱项目合力统筹,推动“三亲之家”落地落实。
她希望,“三亲之家”不仅是一个互相帮助、互相爱护、健康发展的重要平台,还成为一个成长乐园、爱心家园、温暖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