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郫都区战旗村,有这样一位优秀的人大代表,她以坚定的信念、不懈的努力和创新的思维,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留下坚实的足迹。她,就是成都市第十八届人大代表、战旗村党委副书记李光菊。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李光菊将责任扛在肩上,将使命记在心中,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初心不改 回归乡土筑梦
时光回溯至2006年,李光菊在完成学业后,本有机会留在繁华的都市,享受城市生活的便利与多彩。然而,内心那份对乡土的深情与归属感,让她始终无法割舍对家乡的眷念。
随着家乡战旗村日新月异的变化,李光菊心中的那份乡愁愈发强烈。2011年,她毅然决定放弃城市的工作与生活,带着满腔热情与梦想,回到这片生她养她的土地,誓要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农村的路虽然泥泞,但每一步都踏实;农业虽然艰辛,但每一滴汗水都孕育着希望。”这是李光菊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她扎根乡村、深耕农业的真实写照。
回到战旗村后,李光菊迅速转变角色,从一名城市青年成长为一名扎根乡村的“新农人”。她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学习农业知识,体验农耕生活。面对农业的弱势和农民的困境,她利用自己的互联网知识和城市信息,引入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种植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并对接城市农产品配送公司,开展订单式生产,有效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状况。
履职尽责 为民解忧显担当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李光菊始终将“人民至上”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守护人民利益视为己任,用实际行动诠释代表的责任与担当,努力成为群众心中值得信赖的坚强后盾。
在“为民办实事——万名代表进‘家、站’”活动中,李光菊将人大代表联络站作为联系群众的桥梁,定期深入站点,接待选民,耐心倾听,细致记录,确保每一条来自基层的声音都能被听见、被重视。
在日常履职中,李光菊的身影遍布田间地头与百姓家中,她像一股温暖的春风,吹进群众的心田。无论是细微的生活琐事,还是关乎乡村发展的重大事项,她都细心聆听、认真记录,并倾注全部心力寻找解决方案。面对郑爷爷家中电路老化的安全隐患问题,她迅速行动,协调资源,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让老人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关怀与温暖。而在河堤修复的关键时刻,她更是挺身而出,多方奔走,推动修复工程迅速实施,有效保障沿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战旗村低效果木腾退工作中,面对农田基础设施受损的难题,李光菊更是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协调农林、水利等部门,争取政策与资金支持,成功推动近3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为春耕生产提供有力保障,也为村庄的长远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李光菊的履职担当不仅体现在具体问题的解决上,更体现在她对工作的认真态度和对群众的深厚感情上。她常说:“人大代表不是荣誉,而是责任;不是头衔,而是使命。”正是这份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她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接力传承 培育乡村新希望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李光菊深知这一点,因此她始终将人才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她通过走访调研,认真梳理本村年轻人才情况,按照“10+5+3”人才工作法常年储备年轻人才资源,并积极推动村庄后备人才“新苗”遴选工作。在她的努力下,一批批有能力、有情怀、愿干事的年轻人被选拔出来成为村庄发展的新生力量。
同时,李光菊还积极鼓励大学生到农村来实践锻炼。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他们:“到农村来,你会发现这里的舞台很大。”在成都大运会期间作为火炬手的她更是面向镜头发出呼吁:“希望更多大学生们接过乡村振兴的接力棒,为乡村建设贡献青年力量!”她的话语如同春风化雨,激励着有志青年怀揣梦想,投身到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
展望未来,李光菊坚定地表示,她将一如既往地履行好作为人大代表的职责,紧密围绕乡村振兴这一课题,如农业生产提质增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核心领域,持续深入开展广泛而细致的走访调研。通过深入了解民情、汇聚民智,更有效地为民众排忧解难,切实解决他们面临的实际问题,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每一户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