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代表工作 > 代表风采

人大代表肖仁均:用“黄金果”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

时间 2024-11-27 来源 大竹县人大
[ 字号大小:]
  初冬时节,天气寒冷,但大竹县茨竹村却是一副热热闹闹的景象。正值柑橘上市的时节,县人大代表肖仁均正带领村民采摘金黄的柑橘,前来采摘的游客和运输的货车络绎不绝。
 
 
让“旧产业”焕发“新生机”

  茨竹村柑橘种植历史悠久、产业基础良好,一直以来都是村民赖以增收的重要经济作物。近年来,爱媛等进口柑橘品种热销,而该村还是锦橙等老品种,与市场需求脱节,导致价格低、滞销,群众收入大幅下降。
  “我们村的柑橘十几年前可是紧俏货,现在品种过时了,地里的水果越来越不好卖了。”2016年当选县人大代表以来,摆在肖仁均面前的最大难题就是如何让果子“热销”、帮助村民增收致富。
  一天,忙碌完村上事务的肖仁均刚进家门,妻子就埋怨“今年的玉米品种不行,隔壁村王大爷的儿子从外地带回来的玉米新品种,种出来的玉米又大又饱满,今年收入差不多高一倍。”听了妻子的话,肖仁均内心萌发出一想法,村里的柑橘怎么不能进行品种改良呢?
  第二天,肖仁均就借着村民代表大会,与村两委干部和村民代表一起商讨柑橘树品种改良,但因为品种改良将有两年的无果期,很多村民反对。
  “更换了品种才能和市场接轨。”接下来的一周,肖仁均来回奔波于镇政府和县农业农村局,咨询政策和专业知识,在得知县上对产业发展有资金扶持、技术指导后,他跑遍了全村的种植户,挨家挨户宣传引导,最终大部分种植户都同意了品种改良。
 
 
从“穷窝窝”变成“示范村”

  2017年,肖仁均带领村支“两委”通过考察学习,邀请专家对该村土壤、气候、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进行分析,并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决定发展种植新品种“青见”和“爱媛”。通过向上争取资金,茨竹村成功引进“青见”“爱媛”种苗。
  为了解决柑橘种植技术难题,肖仁均积极对接县农业局,定期邀请县农业农村局农技专家开展技术指导培训。“剪上不剪下,剪直不剪平,剪强不剪弱……”肖仁均在每次培训后,都会梳理笔记,整理成群众听得懂的“乡音土话”。
  同时,选拔能力强、口才好的15名果农为“精管户”。每次培训“精管户”必须到场,经过培训后的“精管户”再示范带动其他群众种植。
  肖仁军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倾听来自群众的声音,将收集到的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进行汇总,提出了《关于发展壮大柑橘特色产业的建议》等意见建议,这些建议被上级人大和政府部门采纳。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他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推广“连片种植”模式,动员群众发展种植新路径,连片种植柑橘500多亩,原来零零散散的柑橘地如今已变成了一座“花果山”。
  2017年以来,茨竹村完成土地流转500余亩,硬化道路12公里,建设生产便道3公里,2021年茨竹村荣获“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走上了一条快速发展的道路。
 
“产业致富路”走向“可持续振兴路”

  柑橘产业绿了荒山、富了群众、美了乡村,茨竹村正逐步由产业兴旺向生态宜居阔步向前。
  一个新的担忧又在肖仁均的心里反复萦绕。“现在我们村的柑橘产业是势头旺盛,但怎么才能不重蹈覆辙,让产业发展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0年,在肖仁均的建议下,茨竹村大力鼓励种植户成立专合社和家庭农场,着力从主体培育、效益联结、示范带动等方面,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同时带动脱贫户进行柑橘种植,为乡村振兴激活源动力。
  目前全村发展专业合作社2家、家庭农场5家,辐射带动82户脱贫户种植柑橘,解决就业21人。
  肖仁均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带头作用,积极与村“两委”其他成员一起,通过反复走访调研,探索推行“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走出一条由党委政府组织引领、人大代表带动、村集体经济入股、合作社经营管理以及村民群众共同参与发展村集体经济的路子。
  2024年茨竹村发展柑橘1500余亩,总产量7824吨、总产值达650万元,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的17830元增长至2023年的23247元,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万元,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人均达21.25元。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就要时刻牢记使命,当好群众的代言人,为大家做好表率”,肖仁均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他表示接下来将继续聚焦柑橘产业,把优势做优,把特色做特,坚持做好“土特产”文章,延长产业链条,进一步推进农业特色产业提质增效,真正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生活富起来。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