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新质生产力。”今年全国人代会召开在即,全国人大代表、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工程师曹天兰拟带着这一建议到北京。

创新:打破固有思维
制造业关系中国经济发展命脉,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
长期扎根科研一线攻坚克难的曹天兰一直关注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突破。去年,她提出了关于“加快制造业‘智转数改’,高质量建设成渝地区高端装备产业集群”的建议,迅速得到有关部门答复。今年,她又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关注重点。
曹天兰说,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必要保障,其核心元素就是创新,既包括科技的创新,也包括产业的创新、生产模式的创新、机制体制的创新。所以要打破固有思维,用创新思想指导工作。
突破:如何从“0”到“1”
国内外新兴市场已成为全球装备制造业的竞争焦点。此前,曹天兰就此进行深入调研。她发现,装备制造企业在四个方面亟待加强:一是数据流通存在壁垒,二是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不足,三是缺乏持续创新动力,四是企业品牌建设不够。这导致企业海外市场竞争力不强。
曹天兰认为,还是要从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发力。科技创新,就是要围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突破关键、核心、卡脖子难题,掌握原创性的技术,实现从“0”到“1”,从无到有的转变。产业创新,就是要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全面加快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进程,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由“点”扩“链”,从“无”到“有”,构建新发展格局。
发展:加快从“1”到“100”
在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的持续推动下,川渝地区制造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
曹天兰认为,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是实现高端装备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是构建新型工业化体系的重要途径。当前,国家高度重视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依托政策指引、资金支持、平台培育、人才培养、标杆建设等举措,持续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发展,助力高质量建设成渝地区高端装备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