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杆上作业时一定要注意安全,特别是在高温天气下更要规范操作!”8月13日上午,骄阳似火,国网石棉县供电公司线路改造现场,省人大代表、回隆供电所所长马建华的声音穿透热浪,耐心细致地对施工人员进行班前安全交底。从守护千家万户灯火到助力工业园区生产,这位扎根电力一线的人大代表,始终以“代表履职”为责、以“电力服务”为桥,把“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初心,种在了石棉的山山水水间。
扛责在先:让“老旧线”适配“新需求”
随着石棉县充电桩、光伏项目快速落地,加上企业生产、群众生活用电需求激增,原有线路逐渐“跟不上趟”。南桠河流域电站应急供电需要更稳定的保障,孟获城景区旺季用电负荷节节攀升,雅西高速石棉段的交通枢纽用电容不得半点差池。
群众和企业的需求,就是马建华履职的“第一信号”。在10千伏上海线改造现场,马建华和施工人员一起爬杆、架线,汗水浸透了工装也浑然不觉。如今,10千伏上海线11.5公里线路已完成绝缘化改造,6台智能开关、21处绝缘罩全部加装到位,沿线1100余户居民用上了“放心电”,竹马工业园区的20余家企业告别了“电压不稳”的困扰,乡镇政府、学校、卫生院的供电保障更加稳固,南桠河流域电站应急电源、三大通信运营商基站用电也有了“双保险”。
精细守护:把“责任区”建成“安心区”
“10千伏康学线下叶坪支线13至16号杆,有黄柏树距导线不足2米,必须今天清理!”在巡查日志上,马建华的字迹工整而急促。进入迎峰度夏关键期,公司启动“9·30”电网巡视计划,马建华主动扛起责任,把回隆镇、栗子坪乡的16条重点线路纳入“代表监督岗”,用“科技+脚力”织密电网安全网。
每天清晨6点,马建华就和同事一起背着红外测温仪、操控着无人机出发,沿着山路逐杆排查。“以前巡线一天最多查2公里,现在有了无人机和红外测温,效率翻了三倍,隐患也查得更细。”马建华笑着说。截至目前,他带领团队已完成16条线路的全覆盖巡视,用科技手段发现并处理通道树障、杆塔本体隐患45处,确保了孟获城景区、雅西高速石棉段等关键区域的电网稳定,保障了7000多户群众在高温天里用上“清凉电”。

服务暖心:让“电力事”连着“群众心”
“马代表,我们村的光伏板发电量上去了,但并网线路有点吃不消,能不能帮忙看看?”前不久,回隆镇叶坪村村民通过“台区经理+微信群”找到马建华,他当天就带着技术人员上门,现场制定线路升级方案。作为省人大代表,马建华始终把“听民意、解民忧”融入电力服务,牵头搭建了“线上+线下”双服务平台,线上依托微信群实时响应群众诉求,线下深入村组、企业走访,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在改造线路前,马建华带着队员挨家挨户发放《线路改造通知单》,遇到彝族群众看不懂通知单,他就用彝语解释:“改造会停2小时电,我们争取在12点前完工,保证不耽误您做午饭!”针对竹马工业园区企业的用电需求,他还建立了“一企一策”服务档案,定期上门排查用电隐患,协助企业制定节能方案。
“作为人大代表,守护好每一盏灯、每一台机器,就是我最实在的履职。”眼下,虽然迎峰度夏已进入末期,但马建华依旧每天奔波在施工现场、巡线路上、群众家中。接下来,他将继续推动剩余农网改造项目落地,加快充电桩、光伏配套线路升级,用更可靠的电网、更优质的服务,保障群众清凉度夏、企业用电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