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满怀信心、步履铿锵走出会场
嘉陵江边,锦江河畔,红梅吐蕊,春意渐近。
“开幕!”
2022年1月,四川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和重庆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几乎同时拉开大幕。
而一项攻坚破难的川渝行动也再次提速。
瞄准一个难点 携手共破解
数月前,甘某拒不执行生效判决,被德阳市罗江区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
什么缘故呢?
原来,2018年甘某与刘某承包阿坝州黑水县一处建房工程,拖欠杨某工资14472元,杨某向罗江区法院起诉,甘某等人拒不支付。2021年3月,法院工作人员发现,甘某明明有钱,常常在娱乐平台上打赏主播,却拒不执行法院判决,此后法院作出了上述判决。
2021年,“全省法院共受理案件161.63万件,审、执结154.45万件,同比分别上升20.46%、18.07%,法定审限内结案率99.96%,平均审理时间同比缩短8.75天。其中,省法院受理案件2.62万件,审、执结2.36万件,同比分别上升9.55%、9.27%。”今年“两会”,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王树江代表省高级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
这一年,川渝人大常委会携手加大力度,助推法院从基本解决执行难到切实解决执行难。两地人大常委会先后听取了法院关于切实解决执行难工作情况的报告,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出台了关于加强人民法院执行工作推动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决定,从强化主体责任、健全联动机制、推进源头治理、加强工作监督四个方面破解执行难。
代表们认为,省法院以三大实招推动工作,成果颇丰。
一是深化执行联动。配合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出台的决定,明确执行联动单位职责,通过人大执法检查、监委监察调查等方式监督落实,在全国率先实现执行工作联动职责法定化。
二是强化执行力度。持续推进“司法大拜年”专项行动,开展涉金融、涉黑恶等执行案件集中攻坚,全省法院执结各类案件42.68万件,执行到位881.45亿元。与省检察院、公安厅联合出台实施意见,判决拒执犯罪173人,同比上升166%。
三是优化执行效果。构建执行指挥中心实质化运行、法院各部门协同推进、上下级法院一体落实的执行工作体系,聚力提升执行质效,实际执行到位率、执行完毕率等6项执行指标实现数据和全国排名双提升,相关做法已由最高法院在全国推广。
省人大代表赖小刚说,解决执行难问题,用老百姓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把纸面上的胜诉权益,变成账面上的真金白银。
同抓一条主线 全力促发展
1月18日上午,四川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听取了省长黄强代表省人民政府作的工作报告,在省委领导下,全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迈上5万亿台阶,达5.38万亿元、增长8.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773.3亿元、增长1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3%、10.3%。
代表们认为,过去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疫情灾情的冲击影响,四川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书写了一份来之不易的精彩答卷。
这一年也是重庆发展进程中不平凡的一年。初步测算,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2.78万亿元、增长8.3%,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值分别增长6.1%、18.5%、22.8%,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7%,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
“十四五”开局一年来,四川省法院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保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用心守护蓝天碧水净土,全力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
按照川渝签订的协议,川渝法院执行工作联动协作机制建立,实现两地执行办案“同城效应”,“多级联动、全面协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这一年,在双城经济圈建设中,两地争取最高法院出台司法保障意见,联合发布典型案例46件,建设“云上共享法庭”,开展跨域立案、代为送达、委托执行5.01万件次,联动化解川渝高竹新区涉企纠纷,双城协同提高司法服务效能。探索统一建设工程领域法律适用,妥善审理成渝中线高铁、天府国际机场等重大项目建设案件2.30万件,标的额680.20亿元,双翼护航“蜀道难”变“巴蜀通”。依法审理涉成渝中欧班列、跨境电商等涉外商事案件459件,举办西部自贸司法协同创新论坛,共同制定自贸区货物买卖合同纠纷诉讼指引,双圈助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李翔代表认为,人民法院能否解决执行难问题,关系到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最终兑现,关系到司法权威的树立,关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目标。而川渝联动的“双城效应”,可以使执行联动机制更加完善,查控系统对接更加快捷,破解执行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聚焦一个中心 前行有动力
“出发!”
来自德阳的省人大代表刘春香还清楚地记得2021年6月的一天,参加当地法院的“破晓行动”。
清晨6:00,刘代表和法院的执行人员一道,集中奔赴被执行人隐匿处,“唤醒”沉睡的“失信人”。这一行动重点针对涉及民生而被执行人长期躲藏无法执结的案件。这次行动,执结案件73件,执行到位128.18万元。刘代表说,解决了老百姓急难愁盼的事情,老百姓欢呼雀跃。
“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是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出台决定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也是川渝加速破解执行难的聚焦点。
代表们认为,全省法院及时回应多元司法新需求,让人民群众更有保障、更有遵循、更觉温暖。
一年来,全省健全诉讼服务大厅、诉讼服务网、12368热线、巡回办理“厅网线巡”立体化诉讼服务渠道,实现“一站式全办”。全省法院网上立案46.47万件、网上送达91.93万件,52个法院推出24小时自助诉讼服务,实现诉讼服务“零时差”。
一年来,法院发挥司法裁判价值导向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裁判,引领社会向上向善。依法判处驾车袭警的李林有期徒刑,执法权威不容践踏。依法惩治高空抛物行为,居高者不可任性。李博伦等人以小礼品引诱获取、贩卖个人信息获刑,公民信息不受侵犯。煽动网络暴力致人自杀死亡者被依法判刑,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一年来,法院审理涉婚姻家庭、房屋买卖、校外教培等民生案件28.04万件,发出妇女、儿童人身安全保护令131份,审理劳动争议案件2.84万件,追回欠薪“血汗钱”46.47亿元,为困难当事人发放司法救助金4907.21万元,审理涉军案件263件,更切实保障民生权益。
代表们纷纷建议,全省法院一要加大司法宣传力度,让群众提高法律意识,通过司法程序维权。二要加大司法援助力度,降低诉讼门槛,简化诉讼程序,让基层经济困难的弱势群众打得起官司。三要加大案件的执行力度,确保打赢的官司能够执行到位,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稳定。
临近春节,宜宾市叙州区法院依法对一起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纠纷案被执行人采取拘留的强制措施,9名农民工终于在春节前拿到劳动报酬,发自内心感动致谢:“感谢法官,让我们拿到了拖欠3年的‘血汗钱’,终于可以过个开心年了。”
新的征程,踔厉奋发。代表们殷殷寄语,希望川渝携手,双城互动,全省法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执行联动机制常态化,在服务大局中有常为,执行攻坚中谋常绩,推动切实解决执行难,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