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代表工作 > 议案建议及办理答复

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对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第686号建议答复的函

时间 2015-02-04 来源 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 字号大小:]

冯忠益代表:

  你提出的《关于加强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的建议》(第686号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任务分工的通知》(国办发〔2013〕22号)文件要求,由国家发改委牵头推动建立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被列入2014年需完成28项任务之一。2014年1月15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构筑诚实守信的经济社会环境。会议原则通过国家发改委起草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要求全面推进包括政府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等在内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强调要把社会各领域都纳入信用体系,食品药品安全、社会保障、金融等重点领域更要加快建设。根据以上要求,省发改委已代省政府起草了《四川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二次征求意见稿)。我省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的工作在西部起步较早,针对企业信用,已建成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并投入使用。

  一、建设背景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信用四川”建设工作,从2002年起,就把“四川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研究”列为省委、省政府重大课题,由省委政策研究室等单位组织力量进行专题研究。2004年,更是把“四川企业信用征信体系建设”作为“信用四川”建设的突破口摆在了重要位置。在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川委发〔2004〕14号)《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加快信用制度建设,积极整合信用信息资源,建成“全省企业信用征信体系”,着力打造“信用四川”的目标;提出建立由省级相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有关单位参加的四川省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建设联席会议制度。

  2004年5月,为促进企业信用建设,加强企业信用监管,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省委、省政府决定由省工商局牵头承建、省级有关部门共同建设四川省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以下简称信用系统)。信用系统以“一个数据管理中心、三个平台(即:网络、系统、数据通信交换)、四个应用系统(即:信用数据交换系统、信用数据采集系统、信用数据管理系统、信用数据发布系统)”为架构体系,由“企业基础信息系统、企业业绩信息系统、企业提示信息系统和企业警示信息系统”构成,客观、公正、准确、及时的反映企业身份信息和企业信用信息状况。信用系统依据《四川省行政机关征集与披露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省政府第195号令)和《四川省企业信用信息目录》(2009年版),以全省各级工商机关的企业“经济户口”数据为基础,征集52家省级部门和有关单位所掌握的企业信用信息数据,依托省电子政务外网搭建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及“四川信用网”(www.sccredit.gov.cn),实现省级部门和有关单位之间的网络链接、数据交换、共建共享。

  二、建设成效

  信用系统(四川信用网)自2005年10月建成并投入使用以来,作为我省公共信息开放和服务平台,受到全国各地及世界40多个国家(地区)的关注,展现的公益性、便民性、公信力已在全社会起着愈发重要的作用,取得了关注陡增的访问和使用逐广的效益。据统计,截止到2014年3月31日,信用系统建设九年来,已累计向省级52家成员单位征集了涵盖全省74万户企业的信用信息1191万条,累计向省级部门和有关单位推送企业信用信息160万条,向社会各界提供企业信用信息查询2729万次。2013年度,总计提供查询1127万次,日均提供查询3.09万次,较上年同期上升了83.85%,2013年度总计提供查询次数已基本与网站开通之日至2012年底的累积提供查询次数持平。除可供社会大众公开查询企业信用信息外,还可根据省级部门和有关单位的实际需求展开信用信息订制服务,并取得一定成效。

  (一)全省工商系统大力推进企业诚信制度建设。一是成都市工商局牵头起草的《成都市企业公共信用等级划分地方标准》正式发布实施,成为全国首个企业公共信用等级划分地方标准。另外,该局还把信用监管方式运用到网络监管中,破解网络商标侵权案,受到国家和总局领导肯定。二是德阳市工商局代市政府起草的《德阳市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已正式发布,并于2013年9月19日起施行,标志着德阳市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迈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将推动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及一期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三是南充市工商局着力加强市场诚信建设,制定了《2013年度工商信用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在全市范围内营造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良好市场经济发展环境。全面实施市场主体信用分类监管及市场主体信用风险等级监管,进一步完善电子网格化监管系统,将辖区内市场主体经营情况纳入动态监控中。四是眉山市工商局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信用信息工作的意见》,强化了市场主体信用分类监管工作,努力提高监管效能,奋力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建立综合检查机制和考评机制,定期检查分工职责和目标任务落实情况。五是资阳市工商局为实现“五年总量翻番、再造一个资阳”的发展目标,更好地为全市“五方联动+信用管理”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构建信用和谐资阳服务,不断巩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成果,逐步完善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平台,为金融信贷提供准确的信息支撑,构建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进一步助推资阳市创建四川省文明城市前进步伐。

  (二)四川省国税局、地税局以信用系统为依托,大力开展纳税人户籍清查工作,较好地解决了漏征漏管的问题。省国税局充分利用信用系统共享的注册登记、股权转让等信用信息,近两年在全省组织开展了股权转让信息专项风险核查工作,建立了常态化的股权信息核查机制,将股权转让信息风险核查纳入日常风险管理项目,依托风险评估及电子档案系统,对定期交换的股权信息下发日常风险应对任务,共查补、查调一定数额的税款、滞纳金和应纳税款,移送一批稽查和反避税调查纳税户。

  (三)四川银监局印发《五十个严禁》,要求辖区内所有金融机构在办理企业开设账户、融资贷款等业务前,必须先通过“四川信用网”核查企业登记的基本情况和信用记录,较好地规避了金融信贷风险和降低了呆账坏账总额。

  (四)四川省质监局把全国企业质量信用信息数据库系统和信用系统进行对接共享,实现全国产品质量信用信息在川内各厅局行政管理中的应用。

  另外,不少成员单位在招投标、行政审批监管、评先评优等方面广泛运用信用系统信用信息。

  三、存在问题

  总体来看,信用系统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范围广、部门多、内容标准复杂,虽经九年的建设,仍然与四川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尚有差距,也存在诸多的问题:一是立法滞后,信用法规制度体系尚不健全。信用行业涉及个人隐私、商业秘密和国家安全,涉及信息采集、披露和使用及整合应用等环节,亟需法规制度的界定、保护和规范,虽然《征信业管理条例》及其配套的《征信机构管理办法》已颁布实施,先行地区也制定了地方性法规,但系统性法规仍然缺失,我省立法更是相对滞后。二是组织管理体系不够健全完善。现行组织管理体制下,统筹协调难度较大,导致行业部门信用信息管理系统重复建设,信息孤岛频现,信息交换不畅,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三是信用公共平台和标准建设滞后。社会主体信用记录缺失,信用信息垄断、分散,缺乏合理有效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信用信息的归集、披露、交换、发布、管理和应用缺乏统一规范和标准,阻碍信用信息大数据整合应用的需要。

  四、下一步打算

  根据《201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共四川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以及《四川省人民政府2014年政府工作重点改革事项安排》等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加快推进我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制定了下一步落实措施:

  (一)按照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统一部署,依照便捷高效、规范统一、宽进严管的原则,创新公司登记制度,降低准入门槛,强化市场主体责任,促进形成诚信、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完善信用约束机制,将有违规行为的市场主体列入经营异常的“黑名录”,向社会公布,使其“一处违规、处处受限”,提高企业“失信成本”。

  (二)全力配合省发改委,争取年内编制完成《四川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并启动四川信用信息统一平台建设前期工作。

  (三)进一步提高四川省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数据质量,依法依规修订《四川省企业信用信息目录》(2009年版),加大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力度。

  (四)深化企业信用信息在各部门、各领域的具体应用,力争在政府采购、招投标、评先评优等方面取得广泛应用。

  综上所述,改革需要社会各方的积极响应,需要聆听各方的声音,政府部门在综合各方观点后才能制定出更为科学、富有前瞻性的政策与相应配套措施,感谢冯忠益代表对我省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大力支持和关心!

 

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2014年6月23日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