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人代会上,我准备提出关于培育和提升设区的市立法能力的议案。”1月26日下午,南充代表团的省人大代表马克敏在四川省第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报到时说。马代表根据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赋予设区的市立法权的新要求,主动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议案,较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值得提倡。笔者认为,人大代表要主动适应新常态,在推进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法治建设方面履职尽责,多作贡献。
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当前,我们国家及地方经济增长速度正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结构调整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存量与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增长点。这就需要各级人大代表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开展专题调研,参加专题视察、执法检查、工作评议等活动,密切关注经济运行、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协调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等,作出符合中央、地方党委重大决策部署的决议、决定,提出加快经济发展的议案建议,推进发展速度、运行质量和人均效益同步提升,促进区域经济有效、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
要主动适应民生改善新常态。针对转型攻坚期、矛盾凸显期民生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人大代表要把服务人民群众需求作为工作导向,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回应社会对民生民计的新关切,高度关注民生事业和生态保护。既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听民声、集民智、凝民心,审议决定重大事项,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又要聚焦社会民生,更加关注劳动就业、住房保障、教育发展、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重大民生问题,督促惠民政策和民生工程落到实处,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要主动适应法治建设新常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四中全会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新使命,建设法治中国是全国各族人民的一项重要任务。人大代表要加强宪法和法律法规的学习,带头守法、用法,做遵纪守法的模范;要加强宪法和法律法规的宣传,引导人民群众学法、信法,推进全民守法;要加强立法调研,多提立法建议,推进重点领域立法,为转方式调结构、保障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提供法治保障;要围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开展视察调研,维护社会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