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小组活动是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广泛联系群众,提高代表的履职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的主要形式,通过深入开展各项活动,为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那如何开展好代表小组活动,结合工作实际浅谈几点做法。
一、加强代表自身建设,提高人大代表履职能力
一是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由于人大代表来至各个层面,有工人、农民、专业技术人员、党政群团等,导至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存在着差异。所以应根据实际情况,加强代表的自身建设,提高人大代表队伍素质。因此加强理论和人大业务知识的学习由为重要,组织人大代表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宪法》、《代表法》、《监督法》、《选举法》等。二是增强代表意识,提高人大代表的履职能力。各级人大应注重代表意识的培养,加强代表与选民的联系,每位代表联系群众2-3名,使人大代表真正了解群众所盼所想是什么,需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发挥好代言人的作用。真正体会“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内函。另外提高人大代表的履职能力还应时常组织代表学习党的方针和政策、人大决议决定,拓宽代表的思维,知情知政,使代表管理国家事务和参政议政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从而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以助推政府工作。
二、积极开展小组活动,提高活动实效
代表小组活动必须注重实效,避免形式主义。每次活动应突出一个主题,活动前,制定好周密的活动计划和方案,告知代表和有关方面做好充分准备;活动中,动员代表积极参与,深入扎实开展好每个环节的工作;活动结束后,进行全面总结,整理、转交并督办代表意见建议,确保活动取得实际效果。
通过组织人大代表开展视察、调研、评议等活动,为代表依法开展监督工作,拓展监督工作的领域和空间,在法定职权内积极主动监督。一是在活动前做到有计划、有组织。代表小组组长的人选要具有号召力、对工作积极主动、具有相应的业务知识和法律意识,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二是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大局,依法开展小组活动。小组活动要从人大工作职能职责和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出发,各代表小组根据中心工作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来制定活动计划,保证上下联动,步调一致。三是代表小组活动的规范性。今年县人大结合市人大要求开展“万名人大代表到基层,回选区走访群众”活动,落实“三个一”,即反映一条群众意见,提出一条促进发展的建议,推动一个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的解决。继续开展代表向原选区选民述职活动,接受选民的评议和监督,从而规范了代表小组活动行为。四是代表小组活动应该具有创新性。代表小组在确定活动主题时应牢牢把握新时期人大工作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按照这些要求来确定题目,紧紧围绕题目收集、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近年来,各地加大了对基础建设力度,特别道路建设、新农村建设等,通过对这些项目的视察,能较好地发挥了人大代表的作用,增强活动实效。
三、建章立制,推动代表小组活动
做好代表小组活动,不但要有计划性、规范性,还要有规章制度的约束。
如县人大常委会在年初下发的《关于2014年人大代表工作和活动的意见》明确了小组活动与代表参加专题调研、视察、执法检查等各项活动结合起来,与参加会议履行职责结合起来;要重点围绕代表大会和常委会例会议题,围绕政府的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引导和协助代表深入调查研究,了解社情民意,提出高质量的意见建议。今年,各人大代表小组组织代表集中视察或调研不得少于2次等要求。要建立完善代表小组学习制度、代表视察调研制度、代表联系选民制度等,逐步实现代表小组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
四、强化服务保障,维护代表的合法权益
强化代表执行职务所需时间和经费等保障。代表依法参加代表活动,所在单位必须给予时间、工资和其他福利待遇等保障。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对无固定收入的代表参加代表小组活动,要发放误工补贴。严格执行法律对代表的保护规定,及时处理代表执行职务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依法维护代表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