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观点理论

‌综合施策提升备案审查工作质效

——大竹县人大常委会着力推动备案审查工作从程序合规向实质有效转变

时间 2025-08-11 来源 大竹县人大
[ 字号大小:]
  2022年,大竹县人大常委会被四川省人大常委会确定为基层备案审查联系点。近年来,该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严格遵循“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的原则,通过制度完备、资源聚合、民意畅通和效能提升等多维度综合施策,推动备案审查工作从程序合规向实质有效转变,为县域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础。

机制完备:打造规范化审查体系

  一是全过程制度设计。及时修订完善《大竹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办法》,构建起“1+5+N”的制度框架,即1个总则,明确审查定位和基本原则;5项机制,涵盖报备、审查、纠错、反馈、报告的全流程;N项细则,细化15项具体操作标准,确保备案审查工作有章可循、专业高效。二是加强专业队伍建设。明确备案审查工作的具体承办机构,并配备强有力的专职人员。常态化组织学习宪法、地方组织法、监督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及时掌握新规定和新要求,提升依法审查的能力。积极征订并学习《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案例选编》等资料,进一步提高审查水平。三是加强常态化运行监督。严格落实备案审查工作报告制度要求,自2021年起,大竹县人大常委会坚持每年听取和审议上一年度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情况报告,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常委会层面的常态化监督,显著提升了备案审查工作的透明度、严肃性及社会影响力。

资源聚合:构建协同化工作格局‌

  一是构建横向联动矩阵。主动加强与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关的沟通协调,督促其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限、格式和内容要求进行报备。近年来,规范性文件的报备率和形式审查合格率逐步提升至100%。建立“接收——初审——联审”的联动机制,以及“人大监司委+专业机构+基层立法联系点+人大相关委室”的联合工作模式,形成工作共识,凝聚审查合力。对于不适当或有瑕疵的规范性文件,常委会依法要求制定机关进行修改或予以提醒,制定机关则及时反馈,形成工作闭环。二是构建纵向指导体系。定期对规范性文件制定机关“一府一委两院”及28个乡镇人大进行指导培训,让其知晓需要报送县人大常委会备案的规范性文件范畴、制定规范性文件的技术要求等,确保报备的规范性文件及时、全面、规范、准确。同时,积极主动向省、市人大常委会汇报备案审查工作,请教专业问题,省、市人大常委会领导不定期对大竹县备案审查工作进行调研指导,并提出进一步改进工作的意见建议,促进备案审查工作提质增效。三是借智提升专业水平。依托省级基层备案审查联系点平台,建立了大竹县备案审查咨询专家库,对专业性、技术性强的文件,邀请法律、相关领域专家参与审查研讨。2024年,进一步创新机制引入法律顾问团队,针对复杂疑难文件委托其出具专业审查意见,显著增强了审查的专业性、权威性和精准度。

民意畅通:拓宽民主化决策路径

  一是集纳各方智慧。在审查过程中,注重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管理相对人、相关行业协会及社会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力求使备案审查工作更具民意基础。对于审查中出现的争议性问题或涉及重大利益调整的议题,适时组织召开由相关专委会、专家学者、职能部门、人大代表及群众代表共同参与的联席会议,集思广益,凝聚共识。近年来,累计收集并采纳各类意见建议30余条。二是建立直通渠道。为方便公民和组织依法提出审查建议,在大竹人大微信公众号特设“联系我们(备案审查)”专区,向社会公开备案审查工作机构的联系电话,及时回应公众关切。此外,公众号还开设“备案审查”专栏,宣传报道工作动态及外地先进经验与做法,进一步提升公众的知晓度和参与度。三是创新参与机制。深化基层立法联系点的“民意直通车”功能,尝试拓展基层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有序参与提出审查建议的途径与形式。将备案审查工作与代表建议办理、基层民主实践有机结合,力求使备案审查过程成为倾听民声、汇聚民智、弘扬法治、回应关切的生动实践,筑牢备案审查工作的民意基石。

效能提升:保障法治化服务供给‌

  一是重点领域作用凸显。自‌2019年以来,大竹县人大常委会聚焦重大项目、营商环境、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科技创新等关键领域,依法审查规范性文件53件,充分发挥了备案审查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法治助推器”作用。二是动态调整与时俱进。近年来,依据法律法规的更新和国家政策的调整需求,先后对涉及野生动物保护、民法典衔接、犯罪附随后果、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企业不平等待遇等重点领域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清理。对于应废止的文件予以废止,需修改的进行修订,继续适用的则确保公开透明,有效维护了法治的统一性和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三是数字赋能高效便捷。依托四川省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数据库平台,全面实现报备审查的数字化流程。目前,已通过该平台向市人大常委会成功报备3件规范性文件,并督促同级县人民政府利用该平台向人大常委会报备50件规范性文件,确保入库文件规范率达到100%。
  下一步,大竹县将重点推进备案审查标准数字化、社会参与常态化建设,以务实举措推动备案审查从“有形覆盖”走向“有效监督”,不断探索、创新和完善工作措施,在备案审查工作上持续发力,全力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应有贡献。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