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民检察院                            .
四川省残疾人联合会                           .
共青团四川省委                             .
四川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
四川省扶贫移民局                            .
中共简阳市委办公室                           .
简阳市人大常委会                            .
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                          .
四川省总工会                              .
四川省邮政公司                             .
东方电气集团                              .
西部国际商贸集团                            .
四川弘民集团有限公司                          .
四川国栋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泸州市邮政局                              .
成都国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四川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四川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                       .
成都公共交通集团公司                          .
中国工商银行四川分行                          .
屏山县人民政府                             .
屏山县人大常委会                            .
宜宾市南溪区人大常委会                         .
    
议案建议
产业兴川 如何找准定位?
时间:2013-01-26 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董世梅 许静

  “强化产业支撑,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省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一表述,引来代表委员热议
  过去五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保持年均增长20.2%      
  去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首次跨上万亿元台阶
  去年“7+3”产业工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79%,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11.8%      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由2007年的19.2:44:36.8调整为2012年的13.8:52.8:33.4     ……
  以上数据,来自省政府工作报告,也表明这样一个现实:产业已经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未来,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四川需要怎样的产业支撑?怎样才能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站在新的历史节点,省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纷纷抛出自己的观点。
  选准方向 有重点有层次推进
  1月25日下午,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内江代表团的审议刚刚开始,省人大代表、金山矿业集团董事长张学成就提交了《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建议》。“听了政府工作报告,我更觉得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居于三次产业主导地位的工业应加快发展。”张学成代表解释。
  省人大代表、甘孜州州长益西达瓦也介绍了“产业强州”思路:针对重点发展的旅游、矿产、水电、现代高原特色农业、民族文化产业、中藏药业等6大产业,甘孜已明确了推进方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努力促进优势产业发展壮大。我认为产业方向十分重要。”省人大代表、成都市金堂县县长金城认为,正确的产业定位不仅关系到经济效益,更关系到地方经济发展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全省加快发展7大优势产业,我们成阿工业园就选择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作为主攻方向,已经有90家相关企业进驻。”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今年两会提案、建议中的热点。省政协委员、省十届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省经信委巡视员张玉山建议,“应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主攻方向,支持其加快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字里行间,省人大代表、广安市市长侯晓春读出两个字“协调”,“不仅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还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协调不仅体现在三次产业的发展中,更体现在产业的推进过程中。“产业发展要有层次,要有推进重点。”省政协委员、香港运年表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香港表厂商会会长刘展灏说,“很多地方提出发展服务业,但是工业的发展在三产中居于主导地位,只有工业发展更有含金量,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才会有更大的空间,这也切合四川发展实际。”
  优化布局 更均衡更协调发展
  去年,我省园区产业集中度提高到65%,乐山高新区和遂宁、绵阳、广元经开区成功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今年两会,代表的建议、委员的提案,不少也聚焦产业园区:《关于加快我省产业园区建设的建议》、《关于加快省级开发区发展的建议》……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继续抓好各级各类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
  省政协委员、四川泰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元刚认为,园区发展应该在产业准入上更严格,不仅要有门槛,更要设立科学的评判分析体制,着眼于市场和未来布局产业,而不是看重即期投资。“园区建设也应像搞科研一样,有甘坐几年‘冷板凳’的精神。”“园区的发展,除了产业集聚,更重要的是每个园区都应尽最大可能体现出特色,形成‘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的产业布局。”张玉山委员如是说。“巴中经济开发区就围绕机械制造、纺织服装、建材家居等主导产业打造产业集群,不符合园区规划的都拒之门外。”省人大代表,巴中市委副书记、巴中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何平如是说。
  优化产业布局更需要统筹区域分工。南充市政协提出,应该错位布局地方产业。“比如南充、达州、眉山三地均以中石油、中石化的下游产品为原料依托发展油气化工产业,但是产业发展方向不同,就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创新驱动 企业主导产学研结合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政府工作报告中言简意赅的表述,代表和委员们有着自己的理解。“产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而科技则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省人大代表、省科技厅厅长彭宇行认为,我省着力发展7大优势产业,大部分都需要强势的科技支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大做强产业,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在科技创新上,过去五年,全社会研发投入累计约1300亿元,地方公共财政科技投入五年累计193亿元,我省成为西部地区唯一的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
  创新驱动如何深入?不少代表、委员都建议首先要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换句话说,就是要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实施创新驱动。
  农工党四川省委提交的一份名为《关于加强对高水平企业研发机构的建设与管理,进一步壮大四川省企业研发机构实力建议》引起了省政协委员、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张恩阳的共鸣:目前,我省拥有研发机构的规上企业数量占整个规上企业总量的比例还不足10%,我省企业研发中心数量少、规模小、创新能力弱的局面应该率先改变。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或IE6以上版本浏览本站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网站维护: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信息中心  ICP备案编号:蜀ICP备11021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