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民检察院                            .
四川省残疾人联合会                           .
共青团四川省委                             .
四川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
四川省扶贫移民局                            .
中共简阳市委办公室                           .
简阳市人大常委会                            .
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                          .
四川省总工会                              .
四川省邮政公司                             .
东方电气集团                              .
西部国际商贸集团                            .
四川弘民集团有限公司                          .
四川国栋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泸州市邮政局                              .
成都国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四川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四川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                       .
成都公共交通集团公司                          .
中国工商银行四川分行                          .
屏山县人民政府                             .
屏山县人大常委会                            .
宜宾市南溪区人大常委会                         .
    
议案建议
“看得见的浪费”要制止“看不见的浪费”更要刹住
时间:2013-01-29 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刘佳 陈俊

  “高温空调”引发代表委员对节约的热烈讨论——
  受节俭新风感染,这两天不少成都的餐馆都在谋划推广“半份菜”。“这就是抓党风、促政风、带民风的效果。”1月28日,看到新闻报道中的“饭店新风”,省人大代表、宜宾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陈厚生由衷高兴。高兴之余,陈厚生等代表委员也有更深层次的思考:要避免节约新风成为“一阵风”,不仅要管住这种“看得见的浪费”,更要刹住“看不见的浪费”,这需要更为长远的制度设计,让节俭之风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
  “看得见的浪费”好管“看不见的浪费”难治
  不摆鲜花、吃饭不上白酒、减少菜品、精简会议议程……本次省两会上不少细节都透露出浓浓的节约务实之风。然而,也有代表委员反映,看得见的浪费虽然没有了,会场上仍存在看不见的浪费。
  两会期间,记者走入一个代表团讨论会场时,一打开门,一股热浪扑来。只见会议室里,代表们即使脱了外衣,头上也止不住冒汗,不少代表脸面通红,有的不停擦汗,有的以手作扇,抱怨“太热了,太热了”。
  究其原因,原来是为了保暖,会议承办方将该会议室的空调温度开得极高,超过了人体保暖所需要的温度范畴,对此有参会者小声议论:“现在大家都在说‘舌尖上的浪费’,空调开这么热,何尝不是对能源的浪费,而且这类‘看不见的浪费’在生活中更多,更不经意,也更难治!”旁边的代表听后,频频点头。
  由空调引发的“看不见的浪费”大讨论,并不仅限于该代表团会场内,“与吃喝奢侈这类行为相比,还有一些大浪费,它们可能不明显,但造成的损失可能更大。”陈厚生言辞恳切:“比如,公共投资中的重复投资,公共资金使用过程中的‘跑冒滴漏’等现象,同样应归入浪费范畴,同样更需要节约。”
  “不仅要节约粮食和钱财,也要节约时间!”省人大代表、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何延政认为,过去“文山会海”,就是在时间方面的“看不见的浪费”。
  不仅要“不敢”浪费更要“不能”“不想”浪费
  “看得见的浪费”容易被发现、整改,然而如何关注和刹住“看不见的浪费”呢?会场上不少代表委员们纷纷献策。他们认为,关键在于要有更科学的制度设计和更完善的法制保障,让大家从“不敢浪费”上升到“不能浪费”的阶段,最后实现“不想浪费”,使整个社会树立起以奢为耻的新风。
  从“不敢”到“不能”,“必须完善预算制度,实现所有预决算公开透明,管好政府的‘钱袋子’,酱油钱不能用来打醋。”陈厚生建议,具体制度设计上,推动公务卡消费全覆盖,公务卡相当于政府部门的信用卡,会务、住宿、吃饭等公务消费都只能用公务卡进行结算报账,且不能兑换成现金。“每一条消费支出都清楚记录,这样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有效避免公款私用、滥用等行为。”
  从“不能”到“不想”,一方面要加强舆论宣传,也需要法制保障。省政协委员李凊5年前,就曾提交了一份有关《反浪费法》的提案,这次,她再次提出建立《反浪费法》的相关建议:“要让‘浪费可耻’、‘惟俭养廉’、‘勤俭兴邦’的认识深入人心,进一步做到用立法的形式固化‘浪费有罪’。”
  “我们的终极目标,就是形成自下而上、群策群力、全社会参与的有机协调的节约机制,进而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全民节约资源,人人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尽责出力的良好风尚。”李凊说。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或IE6以上版本浏览本站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网站维护: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信息中心  ICP备案编号:蜀ICP备11021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