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交通是城市文明程度的一面镜子,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既是规范交通秩序的需要,更是提升城市文明,全民共享发展成果的需要。省人大代表翟峰在提交的《关于在我省部分大中城市率先推行城区免费公交的建议》中指出,在我省部分大中城市率先推行城区免费公交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唤醒广大市民的公交意识,保障城区交通秩序,改善市容市貌,提升城市品位。
节约资源降低行车成本
“如果实行公交车免费,城区公交运输效率会大幅提高,成本会减少,既节约了社会资源,又降低了行车成本,而且市民选择公交出行,车流量将会明显减少,交通秩序也会大为好转。”翟峰表示,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既是规范交通秩序的需要,更是提升城市文明,全民共享发展成果的需要。
建议指出,一直以来,我省大多城市公交车的管理营运都由公共交通运输企业负责,因而其公交车的经营模式比较松散。由个体业主购置车辆,挂靠公交运输公司营运,个体业主自负盈亏,营运管理不太理想,招手即停现象突出,公交车司机交通意识淡薄。为此,在我省部分大中城市率先推行城区免费公交,有利于体现这些城市财政对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公共管理的主动补位,应该是一件顺应民心的决策,同时也有利于规范交通秩序和保护人居环境。
按需扩大免费公交线路
他建议应大力保障公共财政的投入,根据实际需要逐步增开城市线路,扩大免费公交车覆盖面,使更多的市民受益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管理。即做到狠抓免费公交车客运服务,健全服务管理机制,层层签订服务责任状,定期进行优质服务培训,开展灵活多样的服务创优活动。
建议中说,要以人为本,完善电子语言报站系统、车载电视等设施,提高司乘人员素质,保护司机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乘坐环境。规范市民乘坐秩序和车辆运行秩序,加强安全教育,落实安全措施。
严把两关保障公交安全
建议也指出,要切实做到严把“两关”。即严把公交车司机入口关。要求司机必须具有A2驾驶执照、连续驾龄超过3年,必须通过招考才能上岗上车;严把公交车质量关。率先推行城区免费公交的部分大中城市政府,在整体收购城市公共交通运输公司的公交车后,就应按车况实行报废或整修维护,并新添置一定数量的车辆,坚决做到杜绝病车上路。
与此同时,还要切实加强候车亭、支干道站牌以及公交车停车场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始终坚持按站停靠、按时始发,确保免费公交车“安全、正点、舒适、方便、有序”运行。
焦点·民生工程
聚焦:学前教育
建议尽早把学前教育纳入国家义务教育
民盟四川省委向大会提交了一份名为《促进我省学前教育发展的几点建议》的集体提案。该提案指出,目前学前教育存在一些发展不健全的问题,部分民办幼儿园还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不仅难以保障学前教育质量,也难保证幼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提案建议,要促进学前教育良好发展,各级政府应切实履行好对学前教育发展的主导地位与管理职责,要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乡建设统筹规划,重点发展公办幼儿园,尽早把学前一年或三年教育纳入国家义务教育范畴。同时要对目前学前教育问题进行彻底清理整顿,对安全不达标的一些幼儿园能合并的进行合并;鼓励有条件的农村中心小学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校舍和教师资源举办幼儿园;要有计划分步骤地为每一个乡镇建至少一所高标准的独立公办幼儿园。并加强民办幼儿园的指导和管理。特别是针对一人一校一班的村级幼儿园,更应由村委会牵头,由幼儿学生家长组成家长委员会,协助幼儿教师做好幼儿园(班)的管理工作。
聚焦:农村安全饮水
建议加强考核监管饮用水水源保护
农村安全饮水问题一直都受到大家的关注。在致公党四川省委的一份集体提案中表示,目前,农村饮用水存在建成工程规模小,管理不够规范;投入不足,区县发展不平衡;专业人员缺乏,农村水质监测滞后等问题。
为此,这份题为《关于加快解决我省农村安全饮水问题的建议》指出:应支持农村水质监测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大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的考核和监管力度,以此加大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和污染防治力度。同时应充分发挥城市、县城、乡镇供水的辐射作用,通过将市、县自来水厂扩网和将乡镇水厂延伸到郊区的乡(镇)、村屯的方式,统筹城乡区域供水。还要积极争取提高财政补助标准,安排农村饮水工程建后管护的补助资金。
焦点·基础设施
聚焦:农村环境卫生
治理效果不佳建议启动问责程序
农工民主党四川省委在提交的一份名为《我省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提案中提出,目前,我省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中存在群众环卫意识不强;规划建设滞后,环卫设施建设投入不足;资金缺口过大,环卫治理成果难以巩固等问题。
提案中建议,除了应加大宣传,增强农民群众环境卫生意识外,要建立对环境卫生文明户的奖励机制,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要加大资金投入,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政府拿一点,群众集一点,集体补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集整治资金。要提高财政投入新农村建设、环境建设资金的倾斜比例,安排量化的专项资金,通过以奖代补、以物代补等有效形式,确保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正常有序运转。
对于整治效果,应做到明确责任、严格考核。提案建议,要通过明察暗访、电视曝光、公开报道、重点巡查、现场办公、邀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视察等方式,定期不定期地深入乡镇、村组一线,全程督促检查和指导整治情况。要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把具体任务分解到个人,实行县级干部帮镇带村,乡镇干部帮村带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同时加大考核力度,把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列入对乡镇、部门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做到年初有计划、月月推进、年终有考核,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监督考核机制。依据标准采取明察暗访、互查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核,对工作开展不力,治理效果不佳的地区要敢于曝光,并依据相关规定,启动问责程序,对责任主体实施严格问责。
聚焦:机场建设
建议尽快决策双流机场是否建三跑道
郭为民委员结合目前双流机场二跑道的运行状况和机场建设发展面临的有关问题,提交了一份名为《关于加快西部航空枢纽建设的建议》的提案。
他表示,自2009年以来,随着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拉动经济增长若干措施的实施,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运输生产量增长逐步得以恢复并开始大幅增长,到2010年底,成都双流机场旅客吞吐量已达到258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了14%,货邮吞吐量达到43万吨,同比增长16%。由于地域和空域限制,第二跑道目前只能有条件地运行,在当前运输生产量大幅增长的状况下,对双流机场不断趋于饱和的容量没有发挥出较好的缓解作用。因此,他提请省委、省政府加强各方协调,尽快推进双流机场二跑道全面投入正常运行。
此外,双流机场二跑道和新航站楼工程是按2015年旅客吞吐量38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80万吨、飞机起降量32万架次为目标而设计的。按照目前双流国际机场的旅客吞吐量,以及以后的运输生产增长速度预计,当初所设计的标准只能满足近几年的需求,2015年以后的发展空间将受到限制,无法跟上将来成都地区民航运输生产的需求。因此,他建议,目前双流机场是否修建三跑道或者新建第二机场应尽快作出决策。希望省委、省政府密切关注双流机场三跑道或者成都第二机场的建设问题,加快推进机场三跑道或者成都二机场的前期选址及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十二五”期间予以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