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省人大代表、省政府法制办主任张渝田就政府工作报告提及的行政支出及防止公车过多过滥问题接受全媒体中心记者专访时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防止公车过多过滥,相当于对当下热点问题作出积极回应,“据我了解,省里已要求有关部门着手研究解决公车使用的突出问题。”
张渝田认为,解决问题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是领导干部要转变观念,“学会”使用公共交通。“比如成都市区外的领导干部,到市委市政府开会,到了有地铁站的地方,完全可以不再使用公车,直接坐地铁来开会。”
报告摘录
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等支出预算原则上零增长。
加大违纪违法案件查处力度,深化工程建设突出问题、“小金库”公务用车问题以及庆典、研讨会、论坛过多过滥等的专项治理。
比如成都市区外的领导干部,到市委市政府开会,到了有地铁站的地方,完全可以不再使用公车,直接坐地铁来开会。”
——省人大代表、省政府法制办主任张渝田
开会完全可用公共交通
防止公车过多过滥,张渝田认为最重要的是领导干部观念的转变:“不能把公车当成身份象征,更不能当成私人财产。”
张渝田认为,过多过滥使用公车,有其历史基础与成因:“并不是每个人一生下来就喜欢坐车,而是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一种攀比之风。”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依然有部分老百姓的日子不尽人意,“所以这种攀比之风不应该有。”
我省正在建成西部综合交通枢纽,高速公路、高铁等网络越来越发达,成都也出现了地铁,张渝田觉得领导干部也可以使用高铁、地铁这样的交通工具:“如果从城外来城里开会,只要到了干线,坐下地铁有啥不得了?”
在可以预期的情况下,张渝田认为完全可以用公共交通方式抵达会场。“但开会用公车要分两种情况看,一概否定也不对。如果是紧急会议,那时候买不到火车票,我们可以理解对公车的使用。”
无纸化办公 节省行政成本
公车改革只是节省行政成本的一个方面,张渝田认为这一改革的实质,需要对现行的行政管理方式与行政行为进行调整:“公务用车的管理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省“两会”正在进行中,代表委员中不乏领导干部,一位领导秘书告诉记者,会议进行数天,他来回在成都与某市间跑来跑去:“很多文件急着要签。”送文件的过程,也是公车使用的过程。
对这一现象,张渝田认为应该更多倡导无纸化办公。“好比开会,完全可以采取电视电话会议、视频会议、网络会议等方式进行。”
党委政府的会议,难道不担心泄密?对此,张渝田说首先要解决网络办公泄密的问题,“很多国际大企业的CEO,都是流动性办公,网络办公也很少导致商业机密被盗。”行政机关用好现有技术、解决好泄密的问题,可以节约大量行政成本。“会议数量控制下来,公车使用控制下来,我们的办公成本、行政成本也就随之下降,要实现‘零增长’并不难。”张渝田说。
同步播报>>>
公费消费
公车使用公费出国考察
行政成本“零增长”把好这三关
18日,省委党校教授彭穗宁做客全媒体中心2011四川省“两会”特别节目,对于热度很高的行政成本“零增长”,彭穗宁认为,关键是把好3个关口:公费消费、公车使用、公费出国考察。
彭穗宁在2007年中青报于“十七大”前所做的调研中发现,98.3%的群众对行政开支评价不高,认为开支过高。另一项调查显示,1986-2005年我国行政支出人均负担增长23倍,同期GDP增长却只有14.6%。“资料显示行政成本开支在财政总支出中占比确实过大,所以当我看到‘零增长’时非常高兴。”彭穗宁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行政成本性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要比2005年下降8个百分点,并且要求行政成本支出公开透明。“中组部出台文件进行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其中就有成都市武侯区。公开行政支出,让群众参与监督,这对行政成本控制比较有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