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开局之年,要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保持投资的持续拉动力。1月19日,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省人大代表、德阳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方小方和省政协常委、省工商联副主席、科创集团总裁何俊明。
记者:“十一五”期间,投资在我省经济发展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十二五”开局之年,如何继续保持投资规模增速?
方小方:2011年,“高位求进、加快发展”,德阳将大力实施充分开放战略,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抓住当前国际国内产业分工深刻调整,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加快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努力把德阳建设成为全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另一方面,德阳进一步加大工业园区建设力度,着力建设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大力实施“1525”工程,提升园区投资吸引力、项目承载力和产业竞争力,努力打造千亿产业集群、千亿产业园区。
何俊明:“十二五”开局之年,“高位求进、加快发展”就是人才求进、资金求进、创新求进。
我们要加快发展,必须围绕“投资拉动、产业支撑”。投资上,随着天府新区规划的即将出台、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等等,产业集中发展、园区集中发展,投资增长的势头不会降低。另一方面,要继续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引进更多的外资,充分挖掘民间资本的潜力,引导民间资本向基础设施、交通枢纽建设、能源等领域发展。
记者:未来五年,加快发展与调整结构的趋势还将继续,经济结构的调整该如何着力?
方小方:2011年,德阳将进一步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今年德阳投资2000万元以上的技改项目达到186个,总投资458亿元,力争2011年工业总投入实现240亿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何俊明:经济结构调整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资金、人才、技术、产业等都要进行结构的优化。作为一家民营企业,今年我们将用高新技术来带动医药产业的发展,做实做深产业链;在资本市场进行调整;发展旅游业等国家提倡的新兴产业,民营企业的发展靠的是最实在的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