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言直议
1月21日,省人大代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眼科主任医师李翔等3名代表认为,当前由于父母宠爱过度、男教师数量不足、教育偏重“听话”等原因,致使许多男孩呈现“女性化”倾向,建议尽快在幼儿及小学教育中加强男孩“阳刚教育”。
李翔代表指出,14岁以前是孩子性格基本定型的时期。如果一个小男孩从幼儿园到小学期间,一直都处在女性的包围中,性格发展可能产生缺陷,有关部门应在制度和政策设计上适当倾斜,增加幼儿、小学男教师比例十分必要。
“不过,仅仅增加男教师数量是治标不治本。”李翔代表指出,从世界范围内看,幼儿、小学阶段都是女教师居多,为何有的国家就很少出现这种 “女性化”的男孩?原因在于“阳刚”教育!为了培养男孩的勇敢性格,有的国家经常让孩子穿着单衣到冰天雪地里训练,或者奉行英雄化的“阳刚教育”,让男孩们争做硬汉。而在我国,“好孩子”的标准是听话,一旦男孩出现叛逆倾向,家长、教师就想方设法“拨乱反正”。于是,男孩变得文静、乖巧、听话,甚至变得女性化。
李翔代表建议学校、家庭、社会积极行动起来,改变当前男孩教育的思维定式,注重男性角色教育,注重“阳刚”气质的培养,让男孩们成长为小男子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