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祝贺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隆重召开
专题导航
  • 让老百姓在有困惑和矛盾时勇于表达
    时间:2011-01-25 来源:四川日报

      增强政府服务意识,拓展听取群众诉求的渠道——
      在创新社会管理机制的过程中,如何建立健全群众诉求表达机制?如何畅通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本报记者与省人大代表、成都市律师协会副会长阳运逵,省人大代表、达州市文联主席、达州市文化馆馆长马骏华,省政协委员、阆中市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庭长张利萍就此进行对话。
      渠道是否畅通,态度决定一切
      【嘉宾观点】“畅通”与否更多时候与人的因素相关。有关职能部门要关心百姓疾苦,尊重其诉求,满怀责任心去解决问题。
      主持人:现有的公众诉求表达的渠道和机制如何?使渠道更畅通的关键点何在?
      阳运逵: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国务院信访条例的出台,各行业反馈渠道的建立,都为老百姓表达诉求提供了渠道。规则是有的,机制也比较健全了,但为什么还会有百姓感到“投诉无门”呢?关键在实际工作中,有关部门是否尽责。以我多年参加调解的工作经验来看,态度决定一切。首先要以尊重的态度对待群众诉求,站在他们的立场去理解,然后用现行的法律法规去引导和说服,认真为百姓办事,才会收到良好成效。
      马骏华:不同群体实现自我利益诉求的方式和能力,是不同的。让百姓诉求表达渠道更为畅通,最重要的一点是,有关职能部门要增强服务意识,畅通各项便民渠道,让群众有知晓和选择的权利,以最便捷的方法达到化解矛盾的效果。政府部门要主动走近群众,关注社会热点现象,坚持能动服务。
      张利萍:要让渠道更为畅通,首先是要赢得群众的信任,而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作风是赢得群众信任的关键。相关部门要担当起化解社会矛盾的职责,应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善于倾听群众意见,了解基层状况,以便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只有赢得了群众的信任,群众在有困惑和矛盾时,才会勇于表达,才知道怎么表达。
      利用网络平台,拓宽沟通渠道
      【嘉宾观点】在步入“微”时代之后,政府应当利用好互联网这一平台,了解民情倾听民意,让百姓更顺畅地表达诉求。
      主持人:网络平台对于畅通百姓诉求表达渠道有何意义?政府在利用网络平台时应如何发力?
      马骏华:政府利用网络平台,拓宽了与公众进行沟通的渠道。网络的互动性能够更好地引导公众以合法和理性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诉求。网络既可以普及、培育公民的法律意识、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更可以及时反映社情民意。政府应当大力加强网络政务平台的建设,只有政府更多地开放体制内的表达渠道,加大公众对公共事务的参与程度,才能建立起良性互动关系。
      阳运逵:政府可以通过网络互动过程了解民意、搜集诉求,也可以通过这个渠道来传递信息、阐述观点。值得注意的是,在网络平台上,政府相关部门一定要建立起新的工作机制,要系统搜集和梳理网友的诉求,并及时给予回复和进行沟通。要使这个平台发挥越来越大的效用。

     
     
      上一篇:直言直议
    下一篇:环境治理要与产业发展相结合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或IE6以上版本浏览本站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网站维护: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信息中心  ICP备案编号:蜀ICP备11021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