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提升能源保障能力,加快能源结构战略性调整,这也是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代表们热议的话题之一。作为四川省电力公司,如何抢占“十二五”发展战略制高点,明确目标,凝聚力量,大力推进四川电网发展新跨越?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记者采访了省人大代表、四川省电力公司总经理王抒祥,他告诉记者,打造西部电力高地,服务四川“两个加快”,这是四川省电力公司的重要历史责任和使命。
机遇: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
记者:我省“十二五”规划提出了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省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大关,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基本形成,单位GDP综合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明显下降等,这对电力能源的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十二五”期间,省电力公司将如何抓住机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充足的电力保障?
王抒祥: “十二五”期间,“加快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全面改善发展条件”、“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全面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战略任务的实施,都对电力供应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实现“十二五”的既定目标,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基本形成,四川电网将承担比以往更重的历史责任与历史使命。
由于环境约束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压力日益加剧,对能源需求的数量、质量和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以发展低碳节能技术和新兴能源产业为核心的能源革命深入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和优化布局必将对电力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水电作为目前技术最成熟、最具市场竞争力,且可大规模开发的清洁能源,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未来四川省作为全国重要水电基地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按照四川省确立的“大力优先加快发展水电”的方针,根据“十二五”四川能源发展规划,未来五年,四川电源装机将突破9000万千瓦,净增达5000万千瓦,其中水电4300万千瓦。因此,四川电网需要投资1000亿元以上,相当于在现有基础上再造一个四川电网与之相适应。
目标:服务“两个加快”
记者:“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如何构建西部电力发展高地,更好地服务“两个加快”?
王抒祥:“十二五”时期,四川将有多个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富士康(成都)基地、仁宝计算机西部制造基地、戴尔旗舰基地、联想(四川)产业基地、攀钢西昌钒钛资源综合利用等重大工程的建设都离不开电力的有力保证。因此,进一步加大电网建设和改造力度,并结合水电开发重大项目建设,完善电力布局和电网建设规划,加快重大输变电设施建设,积极发展智能电网,切实服务四川“两个加快”已是当务之急。
在电网发展上,从现在到“十二五”末,四川电网基本实现“大电网、大枢纽、大平台”的电网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投资1003亿元,打造全国最大的省级电网之一,把四川电网基本建成为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安全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的坚强智能大电网。通过全力打造特高压和跨区跨省输电大通道,形成“二交三直”与全国联网格局,建成“东接三华(华中、华东、华北)、西纳新藏(新疆、西藏)、北联西北”的电力交换大枢纽。通过扩大川电外送规模超过3000万千瓦以上,接入和消纳四川省“十二五”期5000万千瓦新增装机,构筑起跨省区、跨流域的“水火互济、购送灵活、交换方便、新能源上网高效便捷”的电力资源配置大平台,从而将四川电网打造成为国家电网的重要支撑极和增长极,构建西部电力发展高地。
在企业自身发展上,四川省电力公司力争到2015年末基本建成“一强三优”(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现代公司,同时实现资源效益与管理效能的有机统一,发展实力和质量显著提升;安全生产局面良好,外部环境更趋和谐,供电安全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机制体制改革取得重大成果,员工整体素质切实增强,规范管理的基础扎实,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实现重大突破,企业综合素质显著提升;国家电网品牌和公司影响力显著提升。
攻坚:转变电网和公司发展方式
记者:“十二五”期间,省电力公司将如何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科学发展水平?
王抒祥:“十二五”期间,四川省电力公司将着力构建新型管理模式,适应并推动电网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前,四川省电力公司还面临着突出的问题和矛盾:
一是四川电网技术装备不够强,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够高,坚强智能电网发展要求对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提出了新挑战。二是现阶段公司无论是机制体制、管理模式还是业务流程都还与“集团化、集约化、标准化、精益化”的要求存在明显差距,与转变公司发展方式的要求还不适应,对公司变革创新提出了新挑战。三是公司员工意识不到位、结构不合理、能力不匹配,与管理变革的要求还不适应,对公司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提出了新挑战。四是公司直属直管供电企业与控股(代管)县级公司之间,在发展、经营和管理水平上存在较大差距,提升公司整体素质和能力,促进各级供电企业协调同步发展任务十分艰巨,对公司提高科学发展水平提出了新挑战。
有利条件是:“十一五”时期,四川电网跨区跨省联网实现重大突破——从局部电网上升为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的枢纽电网之一,电力电量交换能力显著提高。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开创了18项世界第一,德阳-宝鸡±500千伏直流工程实现了多年来梦想的四川与西北水火互济、丰枯互补、跨流域调节。
基于当前面临的发展形势和鲜明的自身特点,结合“十一五”发展经验,四川省电力公司进一步明确“十二五”发展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定不移地推进电网发展方式和公司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以“外延式”与“内涵式”发展并举为方针,以打牢基础、高位求进、提升素质为主线,以体制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为重点,推动四川省电力公司安全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