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立法专题

城乡风貌换新颜 村民喜逢甘霖精神爽

时间:2011-12-05 来源:四川人大网 作者:冉杰 文/图
  


 



  《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自2011年10月1日生效以来,四川省的城乡环境面貌到底怎样?2011年11月28日—12月2日,省级媒体采访组深入达州市、遂宁市的城、乡、村进行了实地采访。     
  汽车在成南高速路上奔驰,远远望去绿意满目,白色外墙的村舍俨然一栋栋乡村“别墅”,竹影婆娑,树荫憧憧,好一副“悠然见南山”的世外桃源画。
  无论是漫步在大竹县石河镇新华村的乡间小道,还是身处遂宁市安居区的玉丰镇黄林沟村的田间小院,你都会被眼前的一切所震慑:破破烂烂的瓦屋沉底于儿时的记忆,掩映于堰塘的竹叶已一去不复返了;坑坑洼洼的乡间小道成为永恒的历史,展现在眼前的是清澈如盈的自来水,绿色环拥的前庭后院屹立于沃野之上,洁净宽阔的柏油大道倒影出飞奔而驰的轮影……一切都是那么鲜艳,一切又是那么风景如画,莫道是人在画中游、村在林中住?确道是难忘乡村的美丽,又如孩童时仰望深邃的蓝天。
  川东第一村:洋烈新村
  2010年7月18日,特大洪水肆虐了达州市宣汉县洋烈场镇,造成122户275间房屋垮塌,道路等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村民在痛苦中煎熬自己的生存。
  宣汉县委、政府却在悲痛中大胆构建了“灾区变景区”的重建思路,把新农村综合体建设与灾后重建和民俗风貌塑造相结合,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聘请了中冶成都地堪公司、四川城乡规划设计院、达州市建筑设计院、重庆大学城规学院等对洋烈新场镇建设进行了地灾评估、规划设计,以“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农村,培育新农民,配套新设施,塑造新风貌”的建设思路,设计出“白墙灰瓦坡屋顶、角柱层线砖墙裙”,户户白墙灰瓦。
  如今的洋烈新村,文化厚重,功能完善,街景宜人,沿线建筑主体采用川东建筑传统韵味浓厚的灰色调坡屋顶;建筑主体色调为乳黄、青灰色,对外墙进行粉妆;局部设置仿古披檐、木制挑廊、马头墙等传统民居元素;顶部及部分山墙上设置以罗家坝巴人遗址出土文物为原型的巴人图腾;底层门市安装雕刻有巴人纹饰的仿古木门窗;大道中间隔离绿化带裁植桂花、银杏等名贵树种,同时辅以各类灌木、地被植物,形成错落有致的视觉空间;人行道采用芝麻灰、芝麻白两种花岗石交替铺设,每隔20米设置有巴人符号的分隔带。并配套建设了广场、农贸市场、污水处理池、垃圾中转站、防洪堤、便民服务站、卫生站、计生服务站、学校、公共管理服务中心等公共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和基层组织阵地。
  洋烈新村紧临洲河水,背倚茶园山,面朝印盒寨,风景秀美,环境宜人,完美结合自然山水、风土人情,集商贸、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是镶嵌在川东生态亲水走廊上的一颗明珠,被誉为“川东第一村”。
  橙海新农村:幸福小区
  采访组经过中国死海之地,来到大英县蓬莱镇幸福小区,映入眼帘的是那一颗硕大无比的橙的塑像,远眺而去是一汪清澈如镜的湖水,湖水倒映出一排排错落有致的吊脚楼“洋房”,沿湖边漫步,绿意拂香,令人心旷神怡。
  幸福小区建设以实现农民既“安居”又“乐业”为目标,贯彻基础设施、特色产业、人居环境、乡村文化、公共服务“五位一体”新村建设理念,通过空间梳理和组团式布局,打造依山临水,错落有致的村落村庄布局,着力对山、水、田、院、林、路进行了改造,完成了院落、户间便道、亲水平台、木桥栈道、花架等小区景观工程和小区公共活动场所的塑造。蓬莱镇政府按照“1+2”即“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的发展理念,打造标准梨园、特色水产基地建设,让幸福小区成为又一个傍水的乡村旅游胜地。
  不管是宣汉县的洋烈新村,还是大英县的幸福小区,也无论是遂宁安居区玉丰镇的鸡寺村,还是大竹县的竹阳镇,都会遇到一手提垃圾箱、一手提火夹钳的清洁员,正是默默无闻的他们,才会让我们看到一个山青水秀、空气清新、整洁有序、宜居宜业的新农村景象。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