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强调,成都平原自古以来就有“天府粮仓”的美称,要严守耕地红线,保护好这片产粮宝地,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殷殷嘱托,使命在肩。四川省委、省政府把建设更高水平“天府粮仓”作为建设农业强省、加快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出台《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行动方案》,规划明确一带五区三十集群千个园区的“1531”建设布局,全力打造以粮为主、粮经统筹、系统化践行大食物观的“天府粮仓”,努力建设立足西南、面向全国的粮食高产“样板区”。
建设“天府粮仓”,人大依法助力。2023年9月25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关于四川省“天府粮仓”建设推进情况的报告》(以下称《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对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扛起耕地保护、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推动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所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予以充分肯定,同时提出不少意见建议。
夯实“天府粮仓”根基
“截至2022年,全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千余万亩,建成全国首个省级综合性种质资源中心库,全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量达7万余份……”
《报告》从6个方面,分类梳理总结了我省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工作进展、优势特色、成效成果等。
“坚持以建良田为首要,筑牢‘天府粮仓’安全根基。首先是摸清底数,对未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进行实地核查并精准上图,全面摸清全省永久基本农田中的高标准农田底数,明确新建高标准农田真实潜力。”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指出,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四川在全国率先实施《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规范》地方标准,有序推进都江堰灌区、蓬安县全国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和2市、10县省级示范,同时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全面推行田长制,严格“占补平衡”“进出平衡”。
“育良种”是做强“天府粮仓”的核心。《报告》指出,四川着力提升育种创新能力、供种保障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天府种业实验室,建设邛崃、三台、彭州三大区域种业创新中心,启动遴选首批粮油作物“当家品种”,培育水稻、玉米等10个育繁推创新联合体。以全省10个国家级制种大县等为基础,实施制种基地提升三年攻坚行动,建成川西平原、安宁河流域、丘陵低山、盆周山区制种优势区。同时,实施种业领军企业培育行动,全力打造具有全国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国有种业龙头企业,在全国首推“种业品种权质押贷款”,着力解决种业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在具体做法上,一是抓技术集成,依托中省项目实施,大力开展水稻集中育秧、玉米全程机械化丰产高效生产、小麦免耕带旋抗湿播种等生产技术集成示范。二是抓高产示范,以产粮大县为主要单元,组织开展高产竞赛,集中打造一批高产典型。三是抓推广带动,组织开展‘科技到田’,大力推广‘稻香杯’优质水稻和玉米、小麦、大豆等优质高产品种,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农业农村厅负责人介绍道。
据《报告》显示,2022年,全省生猪出栏6千余万头、增长3.7%,出栏数保持全国第一。今年上半年,全省蔬菜增长4.9%,水果增长4.5%,茶叶增长4.8%。休闲农业经营收入590亿元,增长18%。同时,全省有序推进“森林粮库”建设,持续做大木本粮食、做强木本油料、做优森林蔬菜、做精森林药材,认定食用林产品类国家级特优区2个、省级特优区4个。
此外,《报告》还从技术研发推广、设施设备改造、政策制度保障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我省“天府粮仓”建设推进情况。
“总体来看,我省推进农业现代化主要还存在农业基础支撑条件薄弱、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业标准化水平较低、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总体较弱等短板弱项。”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报告》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要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深入开展耕地保护专项整治行动,加快推动‘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条例’立法工作。”《报告》指出,下一步,省政府及农业农村厅等相关职能部门,将立足发展大局,锚定目标任务,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补齐农业科技短板、构建多元食物供给体系,守牢建好“天府良田”。
支招“天府粮仓”建设
“建议进一步健全完善扶持政策,在现有的补贴基础上,适当提高种粮者直接补贴标准,在稳定现有政策性保险的基础上,提高保额和补贴标准,为粮食生产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加大粮食企业培育,加大精深加工,打造川粮品牌,提高粮食产业的综合效益。”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卢也建议道。
在分组审议现场,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受邀列席的人大代表围绕“天府粮仓”高标准建设,纷纷建言支招。
“要完善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扶持力度,持续稳定农民种粮补贴政策,扩大三大主粮作物政策性保险覆盖面,健全‘价格+补贴+保险’三位一体的农民收益保险机制。”王荣木委员说,要加大粮食主产区的政策激励,建立完善以财政转移支付为主的纵向补偿机制和主销区对主产区的横向补偿机制,充分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积极性。“同时,要着力破解土地撂荒问题,建立完善土地撂荒约束政策,由乡(镇)村级统筹闲置土地管理。优化土地流转政策设计,建立流转土地经营失败后的退回机制,避免土地撂荒和租金收缴矛盾。”
“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第一次将‘天府粮仓’作为四川省首个粮食公共品牌进行打造,为粮油品牌发展提供了广阔机遇和大好平台。”陈清委员认为,目前,省内还有诸多优质粮油品牌,需要进一步培育发展,走出四川,走向全国。“为此,建议农业农村厅及地方相关部门、企业等进一步深化品牌建设体系,将更多地方优质粮油品牌纳入‘天府粮仓’省级公共品牌的子品牌进行打造。”
针对“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国家战略落实,李纯委员认为,要加强土壤保护和耕地生产能力保护,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广可持续的农业实践,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确保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同时,要用科技创新来促进品种的改良,农田基础设施的改进和农作技术的进步,推动现有建设用地的有机更新,提高存量闲置建设用地的利用率。
全国人大代表、大英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兽医师唐利军结合多年基层农业战线工作经验,建议要用好三类人才,“一是科研人才,二是基层农技人才,三是新型高素质农民,通过建立科技小院、农技人才小院等,培养一批新型农业能手,为‘天府粮仓’建设提供一系列人才的支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