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高度重视青少年工作,亲切关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7月28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关于校园安全工作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了我省近年来校园安全的工作开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以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校园安全防线持续巩固
校园安全工作直接关系到学生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稳定。
“建立‘1+1+3+N’工作责任体系,形成‘管理+督办+落实+考核’的教育安全工作‘四梁八柱’体系和‘问题发现——联席决策——分级执行——社会监督’的安全工作机制,党、政、校、家、社五级联动工作氛围初步形成。”
“全省高校均配备了安全管理干部、安保人员,全覆盖建成警务服务中心(站)并投入实体运行;中小学(幼儿园)超标准配备安全管理干部、专职保安,校园应急能力显著提升。”
“配齐配足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全省学校食堂‘明厨亮灶’覆盖率大幅提升。开展‘校园周边餐饮单位检查’,2024年,全省排查出的‘校园餐’突出问题已基本完成整改。人人关注的校园食品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自‘十四五’规划以来,统筹安排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支持农村公办学校维修改造、抗震加固、改扩建校舍及其附属设施。从2020年起开展学校选址和建筑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校园建筑隐患全面排除,师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一个个亮眼的成绩显示出我省在校园安全工作上的付出和成果。报告显示,在省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在省、市、县、校的共同努力下,在家长的积极配合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下,5年来,全省学校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责任事故,校园安全工作成效明显。
锚定问题守护成长路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报告也指出了当前校园安全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责任落实不够到位、安全管理缺乏精准、联动协作效能不强、重点领域治理不足等现实挑战。针对问题,报告提出“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凝聚共治合力、深化专项治理、加大资源投入”的总体思路,明确下一步重点任务。
——食品安全方面,充分发挥“校园餐”专项整治暨长效治理工作机制的协调作用,进一步完善校园食品溯源、检测、运输、验收、使用等全链条管理机制,保障食品入口安全。
——心理健康方面,定期开展心理测评,多举措凝聚各职能部门合力,加强重点学生心理帮扶。
——防溺水方面,突出重点地区,在水域复杂地区建立省、市、县、乡四级联动机制,探索推广电子围栏+AI识别智能技术,实时预警危险行为。
——防欺凌方面,公安、教育部门加强协作联动,指导学校落实防治欺凌各项措施,加强欺凌者教育、惩戒力度,形成震慑效果。
——交通安全方面,聚焦校园周边违法超员、违法载人、酒驾醉驾、无牌无证、不戴头盔等“十类重点违法”行为,持续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大整治行动,防范事故发生。
“校园安全无小事,守护成长无止境。我省校园安全工作始终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核心,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问题中持续改进。”省人大教科文卫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各方责任的进一步压实、联动协作的不断深化、治理能力的精准提升,党、政、校、家、社五级联动的合力将更加强劲,校园安全的防线将更加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