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离不开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
7月28日至30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关于全省检察院2025年上半年重点工作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办理各类案件8.33万件。3件案件获评全国指导性案例,14件案件获评全国典型案例,指导性案例获评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历年获评总数位居全国第4。”
1月至6月,全省检察院健全“府检联动”机制,完善“派驻+巡回+科技”监督机制,持续推进虚假诉讼专项监督行动,深化安全生产领域公益诉讼检察,强化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取得丰硕工作成果。
强化“府检联动” 助建法治政府
“省检察院协同省法院、省市人社部门实质化解一起热射病工伤认定争议,2025年3月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全国指导性案例。”1月至6月,全省检察机关积极推动形成党委领导下的“府检”“一府两院”“一府一委两院”等联动模式,共护营商环境、共解行政争议、共促社会治理。
与司法行政、市场监管等部门协同配合,合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办理涉企行政检察案件326件;联合水利厅开展黄河流域水生态保护等重点领域监管,向行政机关提出公益诉讼检察建议2199件,回复整改率91.88%。
依法开展行政违法行为监督,制定办案指引,提出检察建议58件;促进行政争议共解,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221件。
全省检察机关建立健全信息互通、线索移送、跟踪反馈等工作机制,推动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双向闭环、无缝衔接;与司法厅联合印发工作办法,加强法治督察与法律监督协作配合。
完善监督机制 守好司法防线
全省检察机关加强跨区域联动、跨部门协作机制建设,守好司法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
完善“派驻+巡回+科技”监督机制。持续开展对全省183个派驻检察室规范化等级考察及动态调整工作;对11所监狱和7个看守所开展交叉巡回检察;提升非监禁刑执行监督质效,与司法厅及省监狱管理局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全省三级检察院社区矫正人员基本信息共享;科技赋能,推进全省刑事执行检察办案指挥中心建设,研发应用财产刑执行“全流程”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提升办案效率。
持续推进虚假诉讼专项监督行动。建立虚假诉讼线索统管机制;强化穿透式审查,办理各类虚假诉讼案件259件;强化跨部门协作,与省法院、公安厅、司法厅会签加强防范和惩治虚假诉讼的实施意见,以“个案办理——类案监督——系统治理”工作思路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进一步提升惩防合力。
护航生产安全 守护“未来”发展
2024年2月,都江堰市检察院根据该市人大代表“关于加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使用监管的建议”等信息,提起督促整治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安全隐患行政公益诉讼。2025年4月,该案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特种设备安全生产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做好人大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工作,是强化协作配合,共筑安全生产屏障的具体举措。”1月至6月,全省检察院深化安全生产领域公益诉讼检察,围绕重点领域、地域特点强化协作配合,立案办理安全生产领域公益诉讼案件,助力安全风险防范。
“全省检察机关一体推进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切实保护未成年人权益。”报告指出,全省检察机关强化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坚持“预防就是保护,惩治也是挽救”,对主观恶性大、犯罪手段残忍的未成年人犯罪依法惩处、决不纵容;对情节较轻、社会危害性较小的,采用不起诉、被附条件不起诉等方式,用实际行动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全省检察机关将聚焦社会热点难点,持续深化部门协作,加强一线办案人员专业化培养,进一步提升检察工作质效。”省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