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雁的两会手记之四:“阳光”和“道路”的故事
时间:2022-01-19 来源:四川人大网

“提这个建议的初衷,是因为有一次在走访老旧小区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叫吴绍章的老人家。他以前是个空军,守护了祖国的蓝天二十七年。现在92岁高龄了,心愿就是想下楼晒太阳。”1月18日休息间隙,在锦江宾馆驻地,省人大代表、四川省宜宾威力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工会副主席马萍对记者说。
她今年的代表建议是关于老旧小区改造的。
“为什么心愿是下楼?他的腿脚不好么?”
“不是的。老人家身体还算硬朗,就是年纪大了,老旧小区没有电梯,他怕自己摔跤,不敢轻易走动,已经半年没有下楼了。”马萍说,“平时他的生活是有保障的,上次我跟政府和社区的人去看望他,他就说盼着有个电梯,想下楼走走,晒晒太阳。”
“我以前也是住在老小区的。很多以前的集资房、职工房小区,那些老人不愿意搬走。一是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很多年习惯了,二来也舍不得老邻居。所以我就想跟政府提提建议,加强老旧小区的三线工程改造工作,规范老旧小区改造。”

同样是在宜宾代表团。
“关于加强农村道路交通‘两站两员’建设的建议——两站两员是什么?”翻看代表建议的记者困惑地问团里的工作人员肖光红。
“我还是请代表跟你详细说吧!”
于是记者见到了省人大代表、屏山县锦屏镇政府应急办工作员朱军:“两站是指乡镇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办公室和村道交通安全劝导站,两员是乡镇交管员和村交通安全专兼职劝导员。”
“以我们锦屏镇来说吧,哎呀,赶场天你知不知道?每次赶场天,老百姓就是人山人海,各种骑摩托车的、火三轮的,横冲直撞、不戴头盔、不遵守交通安全,看着心都抓紧了”, 朱军代表说。
“我工作的乡镇特色水果是李子。每年李子丰收的季节,本来是全乡老百姓最开心的时候。但是这个时候就是容易出事故,乐极生悲。今年在蔡和村,有一个老人家的电动车拉满了李子,又偷偷载人,结果爬坡的时候车子拉不动,一下滑下来,老人家当场就没抢救过来。”
他沉默了一下,“如果当时有个道路交通安全劝导员在场,可能悲剧就不会发生了。我们的村交通安全劝导员,真的人手不足,没办法。”
在农村基层警力覆盖不足的情况下,目前“两站两员”已成为管理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的主要力量,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两员”也存在着缺乏资金保障,待遇低,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压力大、责任重却没有相应的岗位补贴等问题,很难适应量大面广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要求。他建议加强农村道路交通“两站两员”体制建设。建议省上出台规范性文件,推行农村道路“三级路长”负责制,加强农村道路交通“两站两员”经费保障。建议省级财政加大投入力度,规范“两站两员”阵地建设,应实现乡镇交管办、村社劝导站 100%覆盖,统一规范阵地建设、配齐配全相关设备。建立省级财政专项补助补贴制度,乡镇交管员经费保障应不低于本年度最低工资标准,且建立每年度递增机制……
无论是92岁高龄退伍军人的一束阳光,还是关注 “两站两员”这样的冷门职业,还有昨天写到过的“状告”野猪,今年两会上,还有很多这样“接地气”的建议。
民生需要“民声”,人大代表,为人民“代言”。通过自己的行动,传递着最基层群众心底的声音,履行着那句“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 下一篇: 晓雁的两会手记之三:“状告”野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