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坊在我区数以百计,其中有很多证照不全,生产环境‘脏、乱、差’,如何监管?学校周边‘五毛’食品、问题小摊大量存在,学生安全饮食如何保障?劣质食用油来自哪里,销往何处,如何根除?”9月22日下午,巴中市恩阳区第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食品安全工作专题询问现场充满了“火药味”,小摊贩的管理、劣质食用油的根除、学校食堂的监管等老百姓最关心的话题被一一拿出,抛在前来接受询问的区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面前。
“小作坊作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后备和补充,有着庞大的从业人员和消费群体,在方便城乡居民生活、促进就业、发展地方经济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不少小作坊生产环境呈现脏、乱、差的现象,不能保障所生产的食品安全卫生。对于存在的这些问题,相关部门也进行了检查,发出了整改通知,但成效如何?如何建立长效机制,有效管理和治理?”主持人话音刚落,陈文钊委员首先发问。问题直指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
区食药局局长高大成回答,人们最关心的食品问题主要在生产环节,包括小作坊、餐饮及种植养殖行业。眼下,小作坊、小餐饮、小摊贩等问题难解决,最核心问题是缺“法”。我们只有在备案上把关、监管上从严、服务上跟进,分类指导、堵疏结合、规范提升,打击取缔一批拒不整改、违法行为严重的小作坊,整改规范一批能达到基本备案条件的小作坊,转产停产一批不具备整改条件的小作坊,才能真正让食品小作坊健康发展,切实保障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黎明代表来自明阳镇团结社区,他说,为小区外的早餐馆供油的商贩能提供低至4.5元的油品,烧烤摊使用的油品更是低至4元,那些反复使用的“色拉油”到底是从何而来?我区到底是怎样监管这些食用油的?劣质油什么时候才能不出现在餐桌上!区食药、工商、城管、公安等部门负责人分别立足岗位职责进行了一一回答,答出了责任担当,答出了整改措施和时限。
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朱俊表示,下一步将重点建立健全“地沟油”和餐厨废弃物长效管理机制,加强生产企业原料的进口管理和餐厨垃圾收运处置、残渣油脂监管等废弃物的出口管理,严厉处罚和打击使用劣质油的行为,坚决杜绝“地沟油”流向餐桌。
2个小时的询问热烈火辣,与会的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相继提出15个问题,开门见山、直击要害,应询人不遮掩、不回避,有思路、有重点。有的委员当场对回答表示“满意”,有的委员“打破砂锅问到底”。最后,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朱继中强调,本次会议将在审议区人民政府专项工作报告、开展专题询问的基础上,形成《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交区人民政府落实。常委会相关工作机构要加强跟踪监督,推动问题得到整改。明年区人大常委会将听取和审议区人民政府贯彻落实意见情况的报告,并进行满意度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