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昨晚下了雨,但是今天的自来水仍然是清澈干净的,我们再也不会吃‘黄汤汤’自来水了。”11月27日一大早,泸州市纳溪区护国镇大州驿社区的胡大娘用着自来水管里流出来的清水,心情很是舒畅。
要说这雨后还能用上清澈干净额自来水,可不容易。就在国庆节以前,护国镇场镇上的饮用水,只要是下了稍大一点的雨,水管里流出来的就是“黄汤汤”,居民为此很是无奈。护国岩社区主任李波介绍,护国镇的场镇饮用水问题由来已久,由于历史原因,原来的3个乡镇合并后组建的护国镇有3家供水公司,规模不大、技术不强、设备落后,体制利益问题复杂,而且各自为阵,导致饮用水质量10多年了都没法提高;取水水源是一条不大的小溪流,只要下雨稍微大点,溪水就会变得混浊不清,供水公司净化技术跟不上,场镇上3万多居民也就只能用吃这样的“黄汤汤”了。
纳溪区人大代表李波等人为了解决居民饮用水问题,在年初的人代会上提出了关于解决护国镇场镇饮水问题的91号建议,希望区上协调解决供水体制,提高供水质量。由于分办不当,区政府办将这条建议分给了护国镇政府办理。镇人大主席黄庆宏介绍,这条建议涉及的供水企业体制等问题,管理权都在区上,镇上无法解决,要不然早就解决了。在8月份的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督查中,代表们向区人大反馈了办理情况,觉得这条建议应该由供水公司的主管部门区水务局负责办理答复,问题才能解决。区人大副主任余云江责成区人大人代工委立即与区政府办公室联系协调,将这条建议重新分办给区水务局办理。
区水务局接到这条迟来的建议时,离区政府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代表建议办理情况只剩下一个多月的时间了。局领导班子迅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办法,初拟解决办法,并于9月初召开代表面商会。镇上也密切配合,协同区水务局组织企业协调座谈,在一个月的时间内,解决了企业体制利益纷争、供区合并、管网连接、管理运行等重大问题,镇政府与区水务局挤出10多万元、国庆节期间也加班加点,连通了原来三个供水公司的供水管网,使用刚建成的插旗山水库供水站的先进工艺、先进设备和优质饮用水源。10月10号,护国镇场镇居民终于用上了盼望已久的安全优质饮用水,彻底告别“黄汤汤”自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