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基层人大

依法履职促发展 与时俱进谱新篇——南江县人大常委会改革开放40周年工作综述

时间 2018-12-27 来源 南江县人大常委会
[ 字号大小:]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南江人大不断开拓前进的40年,助推改革开放的40年,依法履职为民的40年。40年来,在中共南江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历届人大及其常委会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紧紧围绕全县改革发展大局,以创新监督方式为抓手,以促进民生改善为目标,不断提升履职水平,有力助推全县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为加快建设生态经济强县作出了积极贡献,留下了依法履职、开拓创新、服务为民的坚实足迹。

 

  把准改革方向 有效服务发展大局

 

  历届人大及其常委会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自觉把人大工作置于党的领导之下,放在县委决策中去谋划,融入全县大局中去考量,始终保持政治定力,与党中央和省、市、县委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人大工作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扎实推进。

  自觉服从大局,全力促进县委决策落实。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县委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路径,认真“选题”、用心“做题”,通过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开展执法检查、代表视察、专题询问等方式,大力推动县委重大决策的贯彻落实。紧扣全县发展大局,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先后对县人民政府提请审议的关于加强工商行政管理、推进“两化”互动、深入推进依法治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等117个重大事项,依法及时作出决定决议,有效维护了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积极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助推助力作用。始终牢固树立全县“一盘棋”的思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参与红塔新区开发建设、县城北出口改造、西绕城路建设、板凳垭棚户区改造和五创联动、红鱼洞水库和黄石盘水库建设、易地扶贫搬迁等多项中心工作,深入一线协调解决具体问题,充分发挥助推助力作用,有力促进了县委决策部署落地落实。特别是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县人大常委会领导奔赴脱贫攻坚主战场,为群众讲政策、理思路、定规划、搞帮扶,加快推进了联系乡镇脱贫攻坚进程,并加强对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持续监督问效;对县人大常委会机关所挂联的下两镇黄坪村,采取工作队长倾力帮、第一书记驻村帮、机关干部结对帮等方式,帮助该村强基础、建新居、兴产业、抓党建,于2016年实现整村脱贫目标。

  坚持党的领导,依法做好人事任免工作。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正确处理党管干部与人大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关系,认真审议任免事项,不断完善任免程序,通过任前法律知识考试、任前承诺、常委会表决、宪法宣誓,强化干部的公仆意识、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任命与监督并重,将任后监督与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有机结合,率先开展对“一府两院”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任后履职监督,每年对任命干部进行履职测评,并完善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履职档案,促进了人大任命的“一府一委两院”工作人员依法履职。

 

  紧跟改革步伐 不断增强监督实效

 

  历届人大及其常委会紧紧围绕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正确处理民主与法治、监督与支持的关系,依法履职,为民行权,积极推动“一府一委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十八大以来,共听取审议“一府一委两院”专项工作报告316个,组织代表视察26次,开展执法检查24次、专题询问6次、工作评议6次,进行专题调研190余次,提出审议意见209份,作出决议决定85个,有效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重大民生改善。

  监督方式不断创新。始终坚持以县域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为中心,紧扣民生事业持续开展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在用好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能职责外,县人大常委会坚持创新与规范并举,形式与效果并重,延伸监督链条,不断探索创新监督方式,不断拓展新形势下人大工作的新方法、好方法。1993年首次对公、检、法的工作开展工作评议,此后形成常态延伸到“一府一委两院”工作的各个领域;2013年首次运用专题询问这一刚性手段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督,近年来先后对县城治脏治乱、农村安全饮水、城市管理、交通发展、物业管理等工作进行了专题询问。逐渐从视察调研、听取审议、执法检查的程序化监督走向持续监督、反复监督、跟踪问效的实效监督转变,确保各项监督事项落地见效。

  监督范围不断深化。始终聚焦民生民愿开展监督,不断拓展监督领域,深化监督范围。一是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开展监督,突出经济发展、预算执行、社会事业发展;二是围绕重大民生改善开展监督,聚焦“上学难”、“就医难”、“行路难”、“饮水难”等问题的解决;三是围绕依法行政开展监督,站位法治一线,深入推进依法治县;四是围绕公正司法开展监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监督实效不断增强。历届人大及其常委会始终坚持把监督实效作为检验人大工作质量的标准。一是把监督实效作为人大监督的根本准则。本着“效果不满意,监督不止步”的原则,不断创新监督方式,切实增强监督实效。审议报告“不走过场”,注重提升审议质量,切实增强常委会会议的效果;刚性监督“不搞应付”,在监督过程中,不满足于听听报告,搞搞执法检查,提提意见建议,而是坚持“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工作态势,不在乎监督议题的重复,只在乎监督结果的实效;任后监督“不流形式”,按照党管干部原则,认真审议任免事项,坚持任命与监督并重,更加注重干部任后监督。每年对任命干部进行履职测评,对评选出的优秀国家工作人员授予“人民好公仆”称号,有效激励和督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履职、勤政为民。二是把助推发展作为人大监督的第一要务。坚持在监督中支持,在支持中监督,双向发力,助推南江生态经济强县建设。亲力亲为推动加快发展,带头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作为、助推发展。近年来,常委会班子成员就挂联木(门)涪(阳)路、黄石盘水库、县城南出口、西绕城路二期等20多个重点项目建设,现场监督、全程跟踪,切实加强工程质量和项目资金监管,协调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和棘手问题;聚智聚力积极献计纳策,围绕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人才战略、发展生态旅游、实施依法治县等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10多个专题进行深度调研,形成了高质量的调查报告,供县委决策参考,以此推动“一府一委两院”的工作。2017年6月,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县人大相关委室和县级相关部门,并邀请10多名专家对政府融资及土地专项债券发行进行了为期3天的研讨,围绕平台公司债转股、试行投改租、创新明股实贷等18个方面向县委政府提交了研究报告,得到了县委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三是把群众满意作为人大监督的终极目标。人大工作要“立地”,就是要反映百姓呼声,符合民意民心。坚持“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评价人大常委会工作的唯一标准。近年来,县人大常委会在进行年度工作安排和确定监督计划时,始终把百姓有期盼的重点议题作为为民履职的风向标。扭住教育、卫生、交通和安全饮水、食品卫生、资源环境保护等一大批重大民生事项不放松,持续监督问效,千方百计让人民群众吃得安心、喝得放心、住得舒心。

 

  夯实改革措施 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人大代表是人大工作的主体,是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历届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代表工作,使人大代表成为抓好人大工作的重要力量,在建设生态经济强县伟大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强基固本,打牢代表履职基础。结合形势需要和代表需求,每年人代会期间都要安排一定的时间,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对代表进行人大制度、人大理论、法律法规、履职监督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并安排代表交流履职经验,共同学习,相互借鉴。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参加全国和省、市人大举办的各类专题培训,组织代表外出考察学习、基点观摩体验、现场调研视察等多种形式,不断夯实代表依法履职的基础。

  丰富载体,畅通代表履职渠道。邀请人大代表列席人大重要会议,参加重要活动,加强人大代表网络信息平台建设,为代表知情参政提供服务、畅通渠道;在全县48个乡镇均设立了“代表联络室”,制定和完善了代表联系群众活动的意见,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各级代表进行履职交流,并保证各代表小组工作有阵地、议事有场所,为代表在闭会期间履行职务、开展活动创造了条件;深入开展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和代表联系选民的“双联”活动、“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再行动”活动,及时听取民意诉求,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建立代表建议意见办理机制,推动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办理工作从答复型向落实型转变,确保每年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回复率达100%、满意率均达到98%以上。

  完善机制,增强代表履职实效。县人大常委会制定了《南江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履职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代表出席会议、参加活动、联系选民等具体履职要求;完善了代表向选民述职制度、履职登记阅存制度,以及优秀代表连任推荐制度;探索建立了提醒、约谈、劝辞工作制度、不称职代表退出机制和代表活动经费保障机制;运用人大网站和人大报刊展示各级人大代表履职风采,充分激发了代表依法履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增强了人大代表工作实效。

 

  契合改革节拍 切实加强自身建设

 

  历届人大及其常委会都十分重视加强履职能力建设和机关自身建设,根据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自身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在思想政治、机制创新、廉政建设等方面狠下功夫,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和工作水平,切实打造“四讲四有”、“和谐活力”人大机关。

  机构设置逐步完善。县人大常委会办事工作机构从最初的“三科一室”(政治法律科、财政经济科、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科和办公室)增加到“八委四室一中心”,先后增设市人大代表联络室、人代工委、城环资委、预算工委、研究室、机关党委、法制委、信访室和人大信息中心,成立财政预算审查监督专家咨询委员会,健全了常委会办事工作机构;常委会行政编制得到充实,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得到了明显优化,组成人员也由27人增加到35人,工作力量进一步加强;加强“一网三平台”(人大网站、预算联网监督平台、代表履职服务平台、备案审查信息平台)建设,规范全县48个乡镇人大主席团建设,拓宽监督渠道,切实保障人大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

  学习教育切实加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扎实开展“岗位创先争优”、“廉洁自律教育”“法律知识竞赛”等一系列活动,并持续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常态开展“三会一课”、警示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等活动,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学教活动巡视整改“回头看”,严格执行“一准则两条例”、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相关规定;合理制定年度学习培训方案,并将人大培训纳入县委干部培训计划,先后邀请西南政法大学和市人大常委会、市扶贫移民局、市发改局等专家教授分别就《监督法》《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等法律法规进行专题培训60余场次;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干部及部分人大代表参加北京、深圳以及省、市、县人大培训100余次;坚持会前学法制度,根据会议议题,确定学法内容,增强法律素养,切实打牢履职基础,不断提升为民履职的能力和水平。

  制度建设日趋完善。县人大常委会十分重视监督工作的不断创新,很多监督办法特别是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任后监督、专项工作评议、专题询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等做法一直走在全国和省、市人大系统前列,得到了上级人大的肯定和推广。先后出台了《南江县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南江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报告所作审议意见的办理办法》《南江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履职监督的暂行办法》《南江县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办法》《南江县人大常委会工作评议实施办法》《关于健全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人大报告的实施意见》《南江县人大常委会预算联网监督管理办法》《南江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履职守则》《南江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对县人大代表执行职务实施考核的暂行办法》以及调查研究、内务管理等制度职责28个,为人大依法履职、切实增强监督工作实效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人大形象逐步提升。加强对各级各地人大的交流与联系,全国人大和省、市人大常委会领导200余批次来南江调研和指导人大工作;先后迎接了全省人大财经系统工作会、全省人大机关老干部工作会、全省“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再行动”、全市人大主任学习会、全市人大人事代表工作会等重要工作会议先后圆满召开;2014年4月,在全国人大举办的基层人大主任学习培训班上,南江县人大常委会围绕“依法履行监督职权,促进地方加快发展”这一主题作了经验交流发言,得到了与会领导和参会同仁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加强人大宣传工作,在国、省、市人大报刊和网站先后刊发稿件2000余篇,其中《打好城市管理攻坚战》《聚力脱贫攻坚 人大责无旁贷》《共念“脱贫经” 同打“攻坚牌”》《把党建工作转化为推动人大工作的强大动力》等50多篇文章在省内外人大系统产生了较大影响。近年来,上海、重庆、陕西、湖北和四川广安、遂宁、泸州、南充等省内外人大140多批次来南江县学习考察人大监督工作的做法和人大工作经验,全面展示了改革开放40年来南江人大的各项工作和人大干部的精神风貌。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