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德阳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动——“乡村振兴我出力”现场会,德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卢也在座谈会上道出了活动的初衷:“乡村振兴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最直接的路径,推进乡村振兴,人大要主动作为,依法作为!”
今年以来,随着“一法一条例”的相继实施,全省各地掀起了大力发展农业农村、助推乡村振兴的热潮。特别是今年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省人大在全省推进的“乡村振兴我出力”实践活动正如火如荼开展,全省各地人大主动作为,在推进全省乡村振兴中展现人大力量。
怎样深入宣传贯彻“一法一条例”,将“乡村振兴我出力”实践活动与人大职能深度融合?
“‘一法一条例’的核心主体是农民,要让他们知道自己有什么,可以做什么,怎样保护自己。”
……
为把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写深、写实,从“一法一条例”的内涵,到怎样推动法律法规落地落实,德阳市人大常委会深入研究探讨。此次开展的“乡村振兴我出力”活动就是德阳市人大常委会围绕“一法一条例”和“乡村振兴我出力”活动精准发力、依法履职的产物。与以往相比,此次活动有三个特别之处。
一是参加人员“特别广泛”。这次参加活动的人员层级很高、范围很广,包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市人大各专委会、常委会办事工作机构主要负责人;市委组织部、市委农办、市政府办、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市供销社、成都农交所德阳所负责人;各区(市、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分管副主任,农(工)委负责人;各区(市、县)党委分管负责人;部分基层市人大代表等共70余人,基本保证了全市上下获取活动信息“无死角”。
二是活动内容“特别新颖”。活动除设置常规的实地查看、召开座谈会了解情况外,还结合基层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组织市政府、市级相关部门等相关负责人现场观摩了旌阳区孝感街道人大代表2022年民生实事项目票选全过程。为时1小时多的票选活动,吸引了参加活动的领导干部、基层市人大代表的目光,成功让他们把眼光从“纸上”转移到“事上”,以生动的视角和实在的体验,身临其境见证了这一“全过程民主”的全过程,看到民生实事“由民做主”的真实面貌。
三是考察对象“特别精准”。这次现场会选择在旌阳区召开的原因,是旌阳区在德阳市乡村振兴的“长跑赛”中“率先起跑”,在试点示范“三变改革、五社实践”中取得实质成效。以此次现场会选取的实地考察地——旌阳区孝感街道红伏村为例,其示范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准确把握方向,紧扣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重在提质增效的要求,积极盘活农村资源,创新生产经营方式,探索出一条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二是充分适用法律,将“一法一条例”等法律规定和标准作为改革的保障,以法律标准确保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规范运行、规范管理,展现出基层治理的法治形象;三是严格夯实基础,集聚各方力量共同发力,开创了“党委领导、人大督导、政府主导,镇村主抓、农民主体、社会生动”的乡村振兴新局面。
现场会上,卢也对旌阳区在“三变改革、五社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发展,并严格贯彻落实“一法一条例”相关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对德阳各级人大助力乡村振兴的前景充满期待:“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在提高思想认识上再加力加劲,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再加力加劲,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上再加力加劲,在服务和保障代表履职上再加力加劲,在自身建设上再加力加劲,把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念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更好地支持和确保人民当家作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