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达州市通川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何世清主持召开2022年重点调研课题专题会,向代表专业小组成员分解落实今年的重点调研课题任务。会后,由代表专业小组及人才库相关成员与区人大相关专委会共同组成的课题组,将围绕区委中心和经济社会发展“三重”工作及群众关注关切,深入调查研究,摸清真实情况,找准问题症结,对标法规政策,立足通川实际,提出精准建议,助力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这是区人大常委会发挥代表专业小组及专业人才库的专业优势,助推人大高质量履职的一个缩影。
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何世清主持召开重点调研课题专题会
换届后,区人大常委会在全市率先打破人大代表选区界限,探索按领域、行业、业态组建代表专业小组,同时由社会各界非人大代表的优秀人才,组建专业人才库,发挥人大代表专业优势,形成人大履职“智囊团”,弥补履职专业性不足的问题。
组建“专业”队伍。过去,人大代表小组通常是按选区划分,没有考虑代表工作性质、文化程度、专业特长等,难以提出科学精准的意见建议,履职活动质量不高,代表的专业优势和在该领域、行业、业态的引领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为了破题,换届后,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打破原来的选区界限,探索按领域、行业、业态组建代表专业小组,将150多名省市区人大代表按职业特点、行业特色、专业特长分成监察司法、智能制造、生产型服务业、文化和教育等代表专业小组16个。每个专业小组由1名政治素质好、专业水平高、敬业精神和组织能力强的代表担任组长,副组长2名,联络员1名。同时,由于人大代表没有完全覆盖辖区社会各界专业人才,为此,又由非人大代表的社会各界专业人才组成了11个专业人才库,弥补辖区各级人大代表专业性不足的问题,形成了“常委会领导+专委会指导+专业小组主导+专业人才库补充”的格局。
出台“制度”规范。如何保障代表专业小组及专业人才开展活动,是区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为此,区人大常委会召开了人大代表专业小组工作推进会,各小组组长、副组长围绕“发挥人大代表专业优势,助推人大高质量履职”主题,积极交流讨论、建言献策,现场代表畅所欲言、气氛热烈,力促在“专”上做“优”、做“精”、做“实”。区人大常委会还印发了《达州市通川区人大常委会关于组建代表专业小组和专业人才库的通知》,制定了《达州市通川区人大常委会关于组建代表专业小组和开展代表专业小组活动的意见(试行)》,为专业代表及专业人才开展履职活动提供了遵循和指引。 同时,区人大常委会结合代表联络站建设,探索将联络站建立在产业链上,实现代表专业小组履职实绩与联络站发挥实效高度结合。目前,已组织卫生健康等代表专业小组在行业上建立代表联络站,并指导其开展履职活动,成效明显。
区人大常委会召开人大代表专业小组工作推进会
发挥“智囊”作用。自代表专业小组组建以来,各代表专业小组紧扣区委中心及经济社会发展“三重”工作,以专业的视角、专题的方式、专门的渠道开展履职活动,助推区人大高质量履职。区人大常委会根据履职需要,有针对性地抽调代表专业小组及专业人才库成员组成履职专班参与履职活动,通过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形成高质量履职成果,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民生高质量改善,实现人大“有为有位有威”。针对市区和社会关注的房地产市场下行问题,组织房地产专业小组分层次分类别召开座谈会,“背靠背”收集问题,“面对面”研究对策,区委常委会专题听取《关于目前达州市通川区房地产市场情况的调研报告》。针对全区重点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组织重点项目建设专业小组专题调研,形成《关于全区重点项目建设有关情况的调研报告》,提出的建议意见,区委常委会研究采纳。监察司法代表专业小组及专业人才库成员,通过召开座谈会、交流讨论等方式,为《达州市物业管理条例(草案)》提出了具有专业性、精准性和操作性的修改意见30余条,为《关于开展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草案)》的整体框架、具体内容、文字表述等提出了20余条专业意见和建议。
区人大常委会召开《达州市物业管理条例(草案)》《关于开展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草案)》征求意见座谈会
实践证明,“只有专业的人才能做好专业的事”,“门外汉”既做不好工作,也说不对话,还监督不出问题,更无法科学建言献策。下一步,达州市通川区人大常委会还将继续完善相关机制,通过履职活动不断充实和完善代表专业小组及专业人才库,聚焦区委中心大局及经济社会发展“三重”工作和群众关心关切,充分发挥“专”的优势,精心选择履职“专”题,以“内行人”视角研究专业问题,以“同行人”身份进行专业监督,以“懂行人”建议科学精准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