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基层人大

成都市青白江区“四个三”工作法助推人大代表建议办理走深走实

时间 2022-10-08 来源 成都市青白江区人大
[ 字号大小:]

  成都市青白江区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区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着力在代表建议办理质效上下功夫,探索实施“四个三”工作法,助推人大代表建议办理走深走实。

  “三围绕”征集线索不含糊。一是围绕中心工作征集。去年以来,先后召开代表建议线索征集研讨会5次,围绕成都国际铁路港国家级经开区建设等中心工作,征集“依托中老铁路发展成都国际铁路港枢纽经济”“促进中小微实体经济发展”等线索18条。二是围绕民生民利征集。通过全区7个“人大代表之家”和83个“人大代表联络站”,共征集交通网络覆盖、停车难、增设老旧小区电梯等线索26条。三是围绕精准施策征集。针对我区目前迫切需要上级层面解决的问题,向区级各部门、镇(街道)征集代表建议线索41条。区委书记池勇同志、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罗文川同志对上述代表建议线索高度重视,认真进行了审阅,并精选14条供市人大代表在市人代会期间提交,确保代表建议质量好、针对性强、关注度高。

  “三把关”撰写建议不马虎。一是“双组织”把好依据关。去年以来,组织人大代表开展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社会治理等专题调研和视察6次;组织人大代表进“家、站”广泛接待选民,听场镇建设、乡村振兴、道路交通等“民声民愿”。共收集各类建议200余条。二是“三联审”把好内容关。建立“代表团、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和办事工作机构、区政府办”三方联审机制,先由各代表团对代表提交的建议进行初审,再由区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会同各专门委员会、办事工作机构对代表建议进行审核,重点审核是否依法依规,是否存在内容空洞、要素不全等问题;最后区政府办提前介入,对代表建议逐字逐句梳理校审,对有疑问的建议,邀请代表反复进行核实,为后期代表建议办理夯实基础。三是“严审定”把好质量关。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对代表建议进行集中审定,对与区委中心工作结合不够、服务群众代表性不强的建议,要求代表再次修改完善,确保形成高质量的代表建议。去年以来,共召开主任会议2次,审定代表建议255件。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审议代表建议

 

  “三管理”精心交办不走样。一是年初建账。每年年初,区政府常务会议都要专题研究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印发《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方案》,建立代表建议工作台账,代表建议交办率100%。二是定期查账。每月形成办理工作推进情况专报,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并通过信息化预警督促承办单位办理到位;今年对《关于给予社区配置资产资源增强造血创收的建议》等21件重点建议,建立区人民政府区长、副区长领衔办理工作台账,确保逐一有效破解“难点”问题。三是按期结账。各承办单位建立了代表建议“一把手”负责制,定期研究解决办理中存在的困难问题,确保代表建议按期结账。2021年118件代表建议办结率、满意率均达100%;2022年137件代表建议各承办单位正按进度加快推进。

  “三机制”办好办实不务虚。一是“回头看”工作机制。下发《关于开展区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回头看”的通知》,将往年办复为B类件、C类件的建议列入“二次办理”计划,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再次办理。2021年我区对31件答复为B类件、C类件的建议开展“回头看”,成功转化为A类28件,转化率90.3%。二是“合并办”工作机制。针对市区两级网络理政平台收集的群众诉求,合并分析代表建议与群众反映诉求共性,在各镇(街道)“家、站”搭建代表、群众与承办单位的沟通交流平台,确保办理有的放矢。《关于在大弯街道试点开展老旧小区改造的建议》等26条代表和群众反映的共性问题,均得到圆满解决。三是“督导+督查+测评”工作机制。建立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牵头督导、区政府督查室常态督查和区人大常委会会议满意度测评的工作机制。近年来,我区开展代表建议督查覆盖面达100%,区人大常委会对18个重点建议承办单位开展了满意度测评,收到良好效果。如针对我区消费场景打造的建议,通过督查督办,已签约34个国家(商品)馆,开馆运营32家,被评为成都市特色消费新场景。2021年我区获评成都市建议办理先进集体。

 

人大代表建议70号《关于在大弯街道试点开展老旧小区改造的建议》办理情况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