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基层人大

武胜县人大:创新代表工作 提升履职实效

时间 2023-01-10 来源 武胜县人大
[ 字号大小:]
  换届以来,武胜县人大常委会以守正之心、创新之为,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塑造活动品牌,搭建履职平台,提升代表履职实效。
  以“亮身份 践行动”为统揽,创新代表工作制度
  健全完善的工作制度是代表依法履职的重要保障。武胜县人大常委会结合全省开展的“我为群众办实事——人大代表在行动”实践活动要求,制发了《关于人大代表“亮身份践行动”工作实施意见》,以此为统揽,创新大代表工作制度建设,促进代表积极履职。
  代表活动制度化。县十八届人大会常委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开展“代表活动周”活动的决定》《关于开展“代表日”活动的决定》,将每季度的第一月的20日定为“代表联系选民日”,将“代表联系选民日”所在的星期定为“代表活动周”,建立健全“代表活动周”活动和“代表联系选民日”活动制度,为开展代表活动加强制度保障。
  代表“三联”工作常态化。建立并完善了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县代表、县乡代表互联、县乡代表联系群众“三联”机制,加强了常委会组成人员与各级人大代表,各级人大代表与基层群众的常态化联系,提升了代表履职能力和服务群众能力。
  代表履职监督长效化。在乡镇、村(社区)政务公开栏公开选区人大代表信息,为每名县乡镇人大代表制发人大代表徽章,要求代表履职时佩戴,亮出代表身份,接受群众监督。将每年10月20日(选举日)作为“代表生日”,组织代表面对面地向选民报告本年度履职情况,并接受选民满意度测评,测评结果作为代表评先评优、推荐连任的重要依据。
  通过亮身份践行动工作,完善了代表工作制度,推动全县各级人大代表发挥自身专长和优势,认真履职,主动履职,涌现出一大批一心为民、勇于担当的人大代表。今年5月,面对严峻的新冠疫情形势,代表们积极响应县委号召,参加党员先锋队、志愿服务队,主动投身疫情防控一线,捐款捐物20余万元。在拼经济工作中,代表们深入企业走访调研,提出了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推动合(川)武(胜)共建产业园高质量发展等建议。
  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重点,创新代表活动品牌
  代表活动是代表依法履职行权的重要实践和载体。县人大常委会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民生持续改善为重点,采取“一季度一主题”的形式,精心组织代表活动,确保党委工作推进到哪里,人大代表的力量就汇聚到哪里。
  2021年第四季度,针对新一届县乡人大代表急需“充电”的现状,县人大常委会结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中央人大工作会精神,开展了“讲政治、明方向、践行动”走访调研活动,由县人大常委会班子成员带队,深入联系乡镇开展宣讲26场,走访座谈824名各级人大代表,共收集意见376条,带动新一届人大代表主动宣讲、走访选民,提升履职能力。
  今年第一季度代表联系选民日、代表活动周活动,县人大常委会结合学史践行教育和春节慰问活动,以“学史践行 走访选民·送温暖”为主题,组织县乡镇人大代表进选区、访选民,送祝福,召开院坝会,积极宣讲党的政策、党委中心工作和法律法规。此次活动,走访选民1.6万余人次,送装有春联、政策等内容的福袋10000余个,收集意见建议400余条,人大代表个人捐赠现金物资总额1.2万余元、惠及困难群众1300余名,让群众倍感温暖。
  第二季度活动,县人大常委会结合学习宣传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凝智聚力·助力产业支撑”为主题,确定产业发展调研课题13个,采取市县乡联组、“专业+乡镇”联动等多种形式,开展代表小组活动31次,组织县乡代表走访企业125个、选民1.1万余人次,收集代表建议200余条,为企业、群众办实事200余件。
  第三季度活动,县人大常委会紧抓民生实事办理重要时间节点,以“履职践行·民生实事我监督”为主题,组织人大代表走访选民,了解选区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和群众民生实事需求,各代表小组聚焦重点民生实事开展集中视察调研活动29场次,收集意见建议200余条,推动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优先解决、民生工程加快实施、惠民政策全面落实。
  第四季度活动,县人大常委会抓住代表10月20日代表周年“生日”契机,以“守初心 践承诺”为主题,组织各级人大代表深入选区,召开集中述职会23场、院坝会51场,晒出履职成绩单,接受选民监督,其中500余名代表面对面向选民述职。在走访选民中发放宣传画册4000余册,帮助解决群众实际问题29件,收集群众民生实事项目意见建议106条。
  以活动促履职,县人大常委会重视代表活动成果应用,对活动中收集到的代表建议,通过《代表之声》向县人民政府交办,落实人大常委会重点督办、专门委员会归口督办和代表建议专项督办等机制,推动代表所提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塑造了代表活动品牌,提升了代表活动的影响力。今年第一期《代表之声》提出的关于农网改造建议,县政府大力实施“全域优质供电”计划,今年投资8000余万元实施农网改造24个,并对代表反映的农网改造中的具体问题一一进行了研究处理,解决农村群众用电难题。
  以密切联系群众为核心,创新代表阵地建设
  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代表阵地建设,作出设置人大代表接待群众工作室的决定,突出密切联系群众核心功能,创新推动人大代表“家”“室”“站”同步建设、深度融合,建成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接待群众工作室)24个,在23个中心村(社区)建成了人大代表联络站,架起服务群众的连心桥。
  规范建设要求。按照把“家”“室”“站”建在群众身边的原则,常委会要求将接待群众工作室设置在乡镇办公场所一、二楼;统一装修风格、标志和物品摆放,配备了电视、饮水机、会议桌椅和沙发等办公用品,做到简洁、素雅、亲民接地气;接待群众工作室设置接待区、综合办公区和代表议事区,充分满足代表开展活动和接待群众的需要。
  规范阵地管理。完善代表小组活动、代表学习、代表联系选民、代表接待群众、代表述职制度等;“家”“室”“站”分别由乡镇人大主席和村(区社)书记负责,设置一名联络员负责日常事务和相关记录,保障活动阵地有效运行。
  规范活动开展。指导代表小组制订活动计划和接待群众安排,将乡镇逢场日作为代表接待群众工作日,把全县省、市、县、乡代表安排进“家”“室”“站”,开展活动,接待群众,并完善接待工作流程。
  截止目前,全县共1019名代表在代表之家(人大代表接待群众工作室)接待群众5000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1326条,帮助解决问题978个。任钦光代表在接待群众时,协调督促相关部门修复龙女镇太和村、郁马坪村等村受损自来水管,解决了7000余人的用水问题。胡立志代表在接待选民中,协调资金帮助乐善镇红朝门村修建两座便民人行桥,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