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基层人大

成都市人大预算委预先审查审出“新花样”

时间 2023-01-13 来源 成都市人大预算委
[ 字号大小:]


  1月11日至13日,成都市人大预算委员会召开预先审查会,组织20余名市人大代表和预算审查监督咨询员对成都市2023年市级预算草案初步方案进行预先审查。为做好审查工作,市人大预算委下足了功夫。
  审查前广征意见、扎实调研
  在审查前,预算委书面征集了市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常委会办事工作机构、区(市)县人大、部分市人大代表、智库专家等对2023年预算安排的意见建议,收集51条建议并反馈市财政部门。为了解基层实际情况,预算委会同市财政局赴成都东部新区财政金融局实地调研基层财政管理情况和2023年预算编制情况。
  审查中财政业务处室现场“解惑”
  在审查中,邀请市财政局10个业务处室、3个城市新区财政联络员到场,随时为人大代表和预算审查监督咨询员答疑解惑。“这个项目的支付金额为6000万,是否有政策支持?”“这个部门2023年财政拨款收入预算较去年增长幅度较大,请说明变化的主要原因。”“这个新增专项资金预算中研究项目设置较多,请补充论证这些研究项目必要性的资料。另外,这些研究项目经费额度相对较大,各项目成本有无压缩空间?”在审查现场,代表、专家频频发问,联络员们耐心解答,如需要补充材料,他们还会联系有关市级部门和单位进一步补充。
  审查范围进一步扩大
  “本次审查首次将成都东部新区预算纳入市级预算审查范围,确保了我市3个城市新区政府预算全部纳入审查范围,做到了‘全口径审查、全过程监督’。为积极稳妥推进法院检察院财物统一管理改革,本次审查还将全市44个基层法院、检察院全部纳入市级预算审查范围。目前,我们已实现对140个市级一级预算单位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的穿透式监督。”预算委副主任委员杨陈表示。
  人大代表、专家作用进一步发挥
  20余名市人大代表、预算审查监督咨询员通过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对2023年总预算收支安排、政府债务、转移支付、12个重点投资项目、15个专项资金、10个市级部门预算、6个基层法院和检察院预算进行为期三天的重点审查,提出 200余条审查意见。预算委经分析研判后,将形成初审意见,反馈市财政部门。预算委的初审意见和市财政局的处理报告将作为参阅文件,供出席成都市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的代表参考。
  联网监督系统运用进一步深化
  预算委运用系统监督预警功能对市级预算草案开展系统审查,本次审查共审查出480余条预警信息。预算委已将预警信息反馈市财政部门。“我们将对预警较多的和两年内重复预警的市级部门(单位)进行线下提示。预算委将持续学习借鉴上级人大和兄弟城市人大的先进经验、结合审查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系统预警规则,进一步发挥系统作用,提升预算审查监督效果和效率。”杨陈补充道。
  预算审查实效进一步彰显
  自成立四年多以来,预算委始终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不遗余力改进工作,持续增强人大监督刚性和实效。促进政府预算编制不断细化,预审资料持续完善,推动将市级政府债务还本付息资金全额编入2023年预算草案初步方案。促进市级部门(单位)不断规范预算编制和管理,4年来联网监督系统预警信息数量呈下降趋势。促进市财政部门优化预算收支管理动态监控规则,完善预算执行通报、函告和约谈机制,2021年以来收回预算执行进度偏慢等低效财政资金38亿元,扣减相关部门预算规模5.9亿元。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