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强人大代表工作能力建设,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基层人大代表来自于基层,来自于群众,对上通党委政府、对下直接面对基层群众。基层人大代表的一言一行,最能体现群众的利益诉求,也最能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凝聚人心,有力推动和促进党的各项事业发展。
(图为荣县保华镇水韵茶乡核心区)
党委决策部署到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作用就该发挥到哪里。自贡荣县在2023年1月召开的人代会上明确提出全县“立足'一个定位',实施'两大战略',推动'四地同建'”的“124”发展思路,保华镇人大紧紧围绕发展思路,拓宽民意征集渠道,认真听取代表心声和意见建议,积极发动代表参与到工作实践中来,用实际行动全力助推“124”发展思路落地落实。保华镇人大结合镇域实际,立足该思路中两个方面能从当前镇级人大层面发力的点,统筹整合辖区内代表力量,持续注入人大代表力量。
紧盯荣县建成“成渝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基地”的目标,组织代表重点围绕发展茶叶油茶产业献计献力。茶叶和油茶在保华镇种植面积约4万亩,是该镇最大的农业产业,也是全县茶叶油茶的重要腹地。今年以来,镇人大多次组织联系该镇的县、镇人大代表多次深入种植覆盖面积最大的五皇村、大湾村的田间地头,农耕一线,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代表通过到村走访群众,参与村民代表会、村民小组会议等形式,多渠道倾听群众的心声,先后收集汇总一线群众关于发展茶叶油茶产业的意见建议20余条,向镇上产业项目工作组提出可行性的措施4条,运用微信群、展板横幅、拍摄宣传片等,引导、调动全镇群众全力支持参与发展茶叶油茶,合力打造“云雾茶山”、“红豆茶旅休闲产业园”。
(图为保华镇县、镇人大代表调研视察茶叶长势)
组织代表合力抗旱保水,在满足生活饮水的前提下,优先保障茶叶油茶用水。由于去年8月以来降雨量异常减少,全县今年面临前所未有的旱情,位于该镇的小井沟水库也于今年2月储水方量达到历史最低,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镇人大闻讯而动,第一时间发出《致荣县保华镇人大代表抗旱节水的倡议书》,全镇人大代表立刻响应带头树立节水理念,深入群众中开展“节水”宣传,及时摸清缺水情况。镇人大将人大代表编入各村居的用水协调小组,代表们动员并带头参与生产自救,协调处理用水矛盾纠纷。通过以上实际行动,全镇茶叶油茶片区基本实现了正常灌溉,重点产业得到有力保障。
(图为保华镇人大代表志愿者带头节水抗旱清理老水井)
围绕荣县建设“巴蜀文旅走廊特色旅游目的地”的目标,组织代表聚焦打造“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的乡村振兴旅游景点下功夫。该镇五皇村是全县茶叶种植面积最大且茶质最优的村,加之坐落于该村的土陶厂正是四川省著名“非遗代表传承人”、“四川农村手工艺大师”、五皇村土陶大师黄斌的公司基地之一,具备打造成乡村旅游景点村的巨大潜质。镇人大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广泛收集打造旅游目的地意见建议。
去年春节之际,镇人大充分利用在外创业成功人士春节期间返乡的契机,邀请县人大领导、乡贤们走进镇上正实施的点位视察参观,专题组织召开乡村振兴民意征集恳谈会,收集到茶叶油茶产业、道路水利基础设施、种养技能型人才培养、招商引企、优秀人才回引等高质量意见建议30余条。今年以来,镇人大多次组织部分县、镇代表到该村实地开展调研活动,针对发展旅游项目提出可行性意见。通过组织部分代表到四川雅安市牛碾坪万亩观光茶园参观考察,积极为党委政府打造乡村旅游目的地提供具有可行性的高质量调研报告。
(图为保华镇人大主席团召开座谈会征集乡贤乡村振兴发展意见)
镇党委委员、人大代表积极与四川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教授联系对接,邀请专家团队到镇实地勘察调研、召开“头脑风暴”座谈会等形式,集思广益出谋划策,该镇计划将五皇村打造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成为乡村旅游振兴的样板。通过积极向县委县政府汇报并争取到项目资金,该镇于今年2月与四川大学顺利签订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协议。镇人大结合该村茶产业优势,为后期打造景点的茶文化,广泛甄选、精心培育一批“茶人”、茶艺师,目前已成功培养一名镇人大代表作为该村茶文化代表,多次推荐该代表参与省内各级茶贸展示会并进行茶艺表演,大力宣传该镇茶旅文化,为下一步的美丽休闲乡村做好宣传铺垫。
(图为保华镇人大代表、茶艺师参加省级茶贸会)
党委有号召,人大就有行动。镇人大主席谢丹表示:“保华镇人大将自始至终自觉做到党委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力量就汇聚到哪里,通过忠诚履职,埋头实干,致力实现党委意图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