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以下简称反电诈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系统完备规范的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的法律。为督促和推动政府及有关部门落实好《反电诈法》赋予的法定职责,按照省人大常委会安排部署,资阳市雁江区人大常委会作为省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的基层联系点,于今年二月起至三月初,与省人大常委会、资阳市人大常委会三级联动开展反电诈法执法检查,助推反电诈工作提质增效。
明确任务,强化组织领导。执法检查工作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督促区政府及相关部门不折不扣落实《反电诈法》赋予的法定职责,严厉打击电诈违法犯罪,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为切实搞好本次执法检查,高质量完成省人大常委会交办的工作任务,区人大常委会成立了由常委会主要领导任组长,常委会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区人大各专委会,区人大常委会各办事工作机构主要负责人和若干工作人员、部分区人大代表为成员的执法检查组,为顺利开展执法检查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和人力支撑。
规范程序,丰富检查方式。执法检查组严格按照执法检查的程序和步骤,开展前期调研,制定执法检查方案,召开执法检查动员会,学习《反电诈法》,听取汇报,开展实地检查,对区政府贯彻《反电诈法》的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检查中,执法检查组综合采取听、看、查、访、考等方式开展检查,暨听取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工作汇报,也听取两代表一委员、基层群众、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做到兼听则明;暨看上级部门的安排部署,也看下级部门落实的举措,做到上下呼应;暨查硬件设施设备保障、队伍建设,也要看资料、台账的搜集整理,做到两手抓、两手硬;暨走访基层单位、法律专家听取意见建议,也走访受害人了解情况,分析原因根源,做到情况摸得清,问题找的准,提出的审议意见切实可行。
讲求实效,突出问题导向。从执法检查情况来看,区政府将反电诈工作作为重点工作,坚持出重拳、下重手、用重典,严厉打击各类电诈违法犯罪,有效遏制电诈发案上升的势头,反电诈形势总体稳定向好,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反电诈工作“依法治理、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还任重道远,存在的突出问题亟待解决。在电信业方面,仍有境外网络改号电话进入千家万户。在银行业方面,基层银行风险信息还处于人工传递、分散传递状态,效率低、错漏多、规范性差。电诈违法犯罪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伪装逃避打击的手段不断翻新,抓到的犯罪嫌疑人大多为卖卡、取款等下线人员,对犯罪分子的震慑作用有限。反电诈宣传内容创意不够、接地气不足。一些受害人表示,虽看到过反电诈宣传海报,或接收到反电诈信息,但印象不深不牢,未能起到警示作用。
同题共答,持续跟踪问效。执法检组在全面检查的基础上,对下一步贯彻《反电诈法》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要提高政治站位,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击治理电诈违法犯罪的重要部署,加强对金融、通讯、网络领域的监管,构筑起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打击治理电诈违法犯罪的强大合力。要落实主体责任,坚持“党政同责、属地管理、综合监管、行业监管、企业主体”同向发力,从严落实主体责任。要加大打击力度,集中警力攻坚一批涉诈大要案,抓金主、铲窝点、打平台、断资金,全链条重拳打击涉诈犯罪生态系统,切实形成打击涉诈犯罪的强大震慑。要开展广泛宣传,将反诈宣传教育推进到镇、村居、社区、企业,做到家喻户晓,营造“全民识诈、全民防诈、全民反诈”的浓厚氛围。同时,区人大常委会还将根据《监督法》的规定,跟踪监督区政府对执法检查审议意见的贯彻落实情况,切实做好执法检查的后半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