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元市昭化区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拓宽联系渠道,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更好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的重要指示要求,同向发力,不断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昭化实践。

统筹建好代表联系群众机制。按照“两个联系”制度要求,持续健全代表联系群众机制。一是健全代表履职保障制度。完善代表履职培训、履职管理、代表活动经费管理等制度,组织112名区、镇人大代表脱产参加履职培训7天,对代表联系群众等相关活动经费实行专款专用,充分保障了代表联系群众工作顺利开展。二是规范代表联系群众形式。完善常委会组成人员固定联系基层代表、代表联系选民、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等办法,出台“人大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建设指引,以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形式和载体,全面规范代表联系群众工,13个代表之家、44个联络站接待群众3600余人次,北京、重庆、广东、长三角4个异地人大代表联络站发挥“直通车”作用,真正成为了昭化在外选民之“家”。三是跟踪督促代表作用发挥。健全代表履职管理档案,完善代表回选区述职、按岗定责、行业代表小组活动规则等机制,特别是把直选代表向原选区和选民报告履职制度化,通过一系列监督刚性手段,提高了代表联系群众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联动拓展代表联系群众渠道。持续丰富代表联系群众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一是当好代言人,建好反映民情的“晴雨表”。代表通过接访、开设意见箱、走访选区群众等形式,及时收集选民的意见建议,区人大常委会督促有关部门认真办理,及时解决了群众关心的一批热点难点问题。二是当好暖心人,架好为民服务的“连心桥”。把联系群众与“我为群众办实事—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相结合,持续为选民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三年来代表走访、接待、帮助群众7221人次,收集反映、解决问题315个,依托履职平台开展履职活动1066次,用实际行动兑现“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承诺。三是当好贴心人,做好化解矛盾的“融化剂”。利用选民接待日等途径,调解基层矛盾。三年来区、镇人大代表化解了宅基地纠纷、林木纠纷、土地复耕等“老大难”问题93件。

同心办好办实代表意见建议。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实现代表意见建议内容和办理高质量。一是提升意见建议撰写质量。突出意见建议“内容高质量”导向,每年有组织有计划培养代表的“听”“说”“读”“写”能力,为提出高质量的意见建议打下了基础。指导基层代表深入田间地头、学校医院、街头餐馆开展调查研究,采集第一手资料信息,增强了意见建议的针对性和可行性。二是提升意见建议办理质量。围绕意见建议“办理高质量”目标,修订完善代表意见建议办理办法,全面规范提前协调、集中交办、重点督办、沟通答复、跟踪落实的闭环办理机制,并通过重点意见建议部门领办、专委会归口监督、领导督办等方式,让代表意见建议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三是推行意见建议办理承诺制。建立意见建议办理承诺制度规定,从代表的意见建议中梳理承诺事项并建立台账,交由相关部门作出承诺,各专委会、常委会工作机构开展现场督办,高峰水厂扩容、红军山景区消防通道建设等32件承诺事项,相关部门均按承诺期限向群众交出了高分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