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基层人大

万源市人大:“三举措”抓牢粮食安全

时间 2024-04-09 来源 万源市人大
[ 字号大小:]


  近年来,万源市人大聚焦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开展种子执法检查,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助力春耕生产,攥紧农业“芯”、深耕高产“田”、种好安全“粮”,让“中国饭碗”装得更满、端得更稳。



开展执法检查,攥紧农业“芯”

  种业是农业“芯”。万源市人大将促进种业振兴作为履职之要,以“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为抓手,持续推动政府部门扛牢法律责任,为农业生产用种安全筑牢种子防线。
  今年3月,万源市人大成立专项执法检查组,聚焦种质资源保护、品种选育、新品种保护、种子市场监管、扶持政策等重点内容,以“面对面”工作交流取代“纸对纸”书面汇报,实地走访玉带、太平等种粮大乡(镇),深入种子销售门市、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地,详细了解宣传贯彻种子“一法一条例”情况,保护、利用种质资源情况,品种审定、登记与推广、种子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情况。
  “农作物种质资源数量、来源和质量等情况如何?”“全市种业假冒伪劣套牌侵权行为多不多?”执法检查组直奔主题,边听、边看、边查、边问,在田间地头、街头巷尾问需问计于民,认真倾听种子经营户、种植大户、一线工作人员、基层群众代表所期所盼所愿,与被监督对象集思广益、分析症结,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措施,梳理汇总“认真落实生产经营许可制度,强化种子质量检测,加强执法体系建设”等高质量意见建议30余条,及时转交政府和农业农村、市场监管、林草等相关部门办理,力促执法检查成果转化为政府具体工作措施。
  “近两年,我们每年邀请30名人大代表参与政府部门春秋两季农作物种子市场专项检查、‘种业监管执法年’‘双随机、一公开’等专项行动,督促把好种子准入关、种子质量检验检测关、种子市场监督管理关,累计检查种子市场300余次、经营门店(企业)568家,立案23起,罚款8万余元,有力确保农民用上‘放心种子’”,万源市人大农工委向贵斌介绍道。
  万源市种子站站长张树周表示,“15名农技专业代表积极协助我们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推动水稻、玉米等新品种引进、试验和示范。截至目前,已申报59个农作物地方品种和野生近缘植物品种,20份样本成功纳入国家库(圃),200余个水稻、玉米新品种选育完成区域生产、品比试验和自主示范展示,建成2250亩野生大豆原生境保护区”。

加快农田建设,深耕高产“田”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万源市人大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把其作为推动全市“粮田”变“良田”的重要抓手和关键举措,支持引导代表助力前期规划、中期建设、后期管理,不断夯实粮食安全“底板”。
  2024年初,万源市竹峪镇人大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调研,了解全镇高标准农田的建设规划、资金管理、工程施工等情况,并通过代表家站接待选民、入户走访调查等形式,多渠道、多方面征求群众意见建议,为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出谋献策。
  “茶园村去年通过种植土豆、葵花、玉豆套种、高山蔬菜,整治120亩闲置荒地,带动贫困劳动力30余人,人均增收3000余元,后期将其连同周边土地建成高标准农田,增产增收效果会更加明显”竹峪镇人大代表王永生建议道。
  此外,竹峪镇人大推动代表直接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选址、设计、预算、财评、招标等前期工作,组建政策宣讲、纠纷调解、项目指导3支代表小分队,走村入户宣讲政策1000余人次,联系督促业务主管部门分别对各备选点就建设规模、材料取用、施工难度、水资源供需平衡状况、群众积极性及筹资投劳情况进行综合考察,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力争用最少的资金创造最大的改造效益。
  在万源市沙滩镇,该镇人大发动辖区代表全身心“扎”在项目建设“主战场”,主动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力配合做好土地平整、沟渠改造等各项工作。“2023年,全镇40余名代表200余名干部群众一起参与推进辖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利用农闲‘不畏艰难、大干快上’,3个月新建4000亩高标准农田,跑出了万源‘新速度’”,沙滩镇人大主席唐艳说道。
  该镇人大还建立健全“日常联络、月度反馈、及时研究”工作机制,组织选区代表定期或不定期抽查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情况,协助解决共计5个项目用地、施工借道、附着物赔偿等相关问题,有力保障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序时推进。
  官渡镇人大则是坚持“全域管护”理念,提出“年初岁修+日常维护”长效管护模式,充分发挥基层人大代表作用,成立由人大代表和项目所在地村民代表组成的监督专班,结合视察、检查,针对已建成高标准农田开展“回头看”,2023年发现督促整改格田耕作土不达标、下田通道倾斜度不够、田埂夯实不到位等问题7个,助力党委政府构建高标准农田镇、村、社三级管护体系。以该镇二沟河村为例,在此举措下,全村的500余亩高标准农田全部实现机耕、机播、机收,年均粮食产量长期保持在100吨左右。
  数据显示,2019年至今,万源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达20万亩,但分散管理、投入不足,导致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仍较为突出。
  下一步,万源市人大将以七届四次人代会提出的《关于加强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的建议》为契机,坚持“领导牵头督促+委室对口指导+全程跟踪督办”,推动政府及相关部门建立健全高标准农田日常管护和专项维护相结合的工程管护机制,探索完善社会资本积极参与高标准农田管护的政策措施,努力做到“建成一亩、管好一亩、见效一亩”。



助力春耕生产,种好安全“粮”

  “春为岁首,农为行先”。春耕生产是全年农业生产的第一战。万源市人大紧盯农业政策宣传、农业技术指导、农资服务供应保障,多措并举出实效,筑牢粮食生产基石。
  今年3月,青花镇人大组织代表与镇村干部共同组成宣传小组,通过院坝会、微信群、入户宣传、田间地头挎包宣讲等方式普及春耕知识、强农惠农方针政策,同时积极开展撂荒地整治、农田“非农化”“非粮化”等突出问题涉农工作监督,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在察民情、集民智、惠民生、促发展中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春耕生产积极性,确保守住耕地红线,筑牢粮食安全底线。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年度青花镇计划种植水稻3932亩、玉米6883亩、大春马铃薯2098亩、大豆1030亩,目前春耕生产工作正稳步推进。
  黄钟镇人大以集中育秧为抓手,邀请农技代表及农技专家,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传经送宝”,面对面、户对户、人对人进行交流,及时解决种植户在水稻育秧上遇到的技术难题,有效降低农户种植成本,确保稻田应种尽种。
  “栽秧大田过后,根系比较发达,保温,保湿,保水,通过麻膜这个技术,使得我们在后期收获的时候增加产量增加丰收。”黄钟镇农林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王吉忠在育秧田里进行技术指导。
  “使用麻膜技术的集中育秧预计3到4天就能完成,大概在下个月底就开始栽插,今年种植面积200余亩,估计产量20万斤左右”黄钟镇种粮大户王晓艳说。
  另外,万源市人大按照“早谋划、早安排、早行动”的思路,持续督促政府部门扛牢粮食安全责任,抓好春耕农资采购、调运、储备和供应工作,并协助对辖区内的所有农资进行全方位、无死角检查,确保农户购买到放心农资产品,让春耕备耕农资不缺、农时不误,进一步夯实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基础。
  “今年全市大春生产农资供应充足,主要作物水稻种子需要180吨、玉米种子需要500吨,化肥储备2万吨、农药储备200吨,已陆续配送到各乡镇;全市共检修微耕机2000余台,储备微耕机1500余台,拖拉机20台,完全能满足春耕生产”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熊才伟介绍。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