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中的平等成员,既是共同富裕的受益者,也是重要的参与者和建设者。近年来,泸州市龙马潭区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抓好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的“关键少数”,通过执法检查、专题审议、视察调研、政府民生实事项目监督等多种形式,聚焦残疾人康复、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重点工作,做实残疾人民生保障监督工作,高质量推进全区残疾人事业发展,残疾人幸福感、获得感明显增强。
立足共同富裕,找准监督切口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满足残疾人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保障。龙马潭区人大常委会将残疾人就业工作作为专题调研《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贯彻实施情况的小切口,助推全区残疾人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确保他们在现代化和共同富裕道路上“一个都不掉队”。针对调研中发现的就业年龄段的残疾人文化程度偏低、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存在差距等问题,提出了拓宽残疾人社会保障广度、提升残疾人就业保障精度等建议。在区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和支持下,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通过大力推进残疾人辅助性就业、鼓励和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等多种形式,采取政社共建、政村合建、政企联建打造“残疾人之家”示范点位3个,371名残疾人在53家残疾人就业安置单位稳定就业。2023年全区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1835.66万元,同比增长42.1%;开展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6场300余人次;组织专场招聘会5场,开拓残疾人就业岗位45个,新增残疾人就业98名;发放残疾人居家灵活就业直补7.5万元,全区残疾人就业持续向好。
坚持多方联动,凝聚监督合力
龙马潭区人大常委会将联动监督作为整合监督力量、形成监督合力、提升监督实效的有效途径,采取省、市、区上下联动,代表、街镇、部门三方联动等方式,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推动联动监督走深走实。2022年,联动开展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实施办法》执法检查,采取实地检查、现场交流、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深入街镇、企业、学校、医院等地了解残疾人康复救助、就业保障、学习教育、文体生活、无障碍环境建设等情况。向区政府交办关于社会助残扶残氛围不够浓厚、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未能有效融入大文化和大体育格局、老旧小区无障碍设施缺失等15个问题,并加强持续跟踪督办。在区人大常委会的推动下,全区组建助残先锋志愿服务队4支200余人,开展志愿助残活动50余次服务5000余人次,成功打造“龙马助残先锋”特色品牌。2023年,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583.03万元,惠及6.90万人次,实施0-14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77人,救助资金139.03万元。升级打造残疾人体育健身示范活动点2个,选派运动员参加四川省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五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荣获9金9银2铜。投入近50万元对100户残疾人实施家庭无障碍改造,组建区级无障碍监督员队伍,常态化开展无障碍环境监督。
聚焦民生关切,提升监督实效
截至2023年底,龙马潭区有残疾人9409人,占户籍人口总数的2.5%。其中,肢体残疾5102人,智力残疾836人,精神残疾1269人。针对群众反映的全区残疾人康复机构分散、康复服务阵地基础薄弱等问题,龙马潭区人大常委会多次组织人大代表、相关街镇、职能部门实地走访调研,召开座谈会,形成“关于加强残疾人服务设施建设的建议”“关于解决残疾人养老问题的建议”等代表建议。群众所需,人大关注,政府给力,在区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上,通过全体人大代表投票表决,以186票赞成票将龙马潭区残疾人康复中心及综合服务设施建设项目确定为2024年区级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实施项目。该项目占地10亩,总建筑面积5508平方米,总投资2400万元,设置床位数50张,预计2024年7月竣工验收。目前,该项目正在实施主体建设,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残疾人康复医疗、康复训练、托养服务等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体系,有效满足残疾人的各类康复需求。
加强民生工作监督是人大的一项重要职责。下一步,龙马潭区人大常委会将继续关注残疾人事业,积极回应民生关切,推动民生问题解决,大力推进残疾人工作全域城乡融合和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