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给农村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新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并为乡村振兴战略指明五个具体路径,即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和乡村组织振兴。绵阳市安州区界牌镇人大在全镇各级人大代表中深入开展“四争当”活动,促进代表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与时俱进,积极作为,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乡村振兴战役”中,率先垂范,助推攻坚,展现示范带头作用。
强化宣传引导,争当政策法规宣传员
人大代表来自于基层各行各业,扎根于广大群众之中,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坚定的政治立场和丰富的工作经验,最了解群众的呼声和愿望,最掌握当地资源、人口以及经济发展状况。人大代表除了正常参加学习、调查、视察、评议等各项活动外,在平时接待走访群众、密切联系群众中,在自己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积极宣传党和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带头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战略,带头宣传乡村振兴新要求,紧扣“振兴”这一主题,深入到群众家中,准确、及时地把党和政府的重要决策部署、政策措施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传达到广大群众中。唱响主旋律,让群众都能够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积极主动地配合乡村振兴项目实施,营造全社会支持参与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在落实石岭村2024年度中央和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项目点位过程中,镇人代表余泽江主动将自留地里蔬菜拔除支持道路改直硬化,并协调项目区域青苗补偿,保障了项目顺利实施。
积极主动作为,争当乡村振兴战斗员
乡村振兴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委、政府的重要政治任务、中心工作。镇人大动员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发挥人大职能作用,按照党委关于乡村振兴的总体部署,主动积极参与,按规定要求抓实抓到位;又要注重发挥个人专长,自觉围绕乡村振兴展开工作,结合人大工作特点,找准位置和切入点,把自己的一技之长用于乡村振兴工作中。在干好本职工作的情况下,挤出时间,抽出精力,主动工作,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乡村振兴主战场,真正发挥好乡村振兴战斗员和主力军的作用,为乡村振兴工作做出代表贡献。镇人大代表彭光富积极投身五显村乡村振兴以工代赈项目和一大渠沟路恢复,每天早到晚归,人晒得黢黑,人称“黑哥”,“黑哥”还有个意思就是他参与质量监督“脸黑”,在项目实施中对无理取闹的群众不讲情面,对施工方不合格的点位坚决返工,用他的话说“要对得起良心,工程不说像“一大渠”用那么久,总要用个几十年啊!”
发挥优势作用,争当助力振兴帮带员
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需相关部门齐心协力,共同参与,方能搞好。全镇66名各级人大代表作为党委和群众联系的纽带,发挥人缘熟、地缘广、素质高、能力强的优势,真正帮助村党组织和群众牵线搭桥,树立乡村振兴的信心与决心。金凤村的区人大代表喻建带领本代表小组的7名镇人大代表维护自建小区环境,小区村民自发参加,2000多米的辽宁大道辅道边沟积存多年的树叶和生活垃圾清理干净了,小区便道的坑补上了,边角地带的杂树砍光翻耕成菜地,既绿化了环境、小区群众又能吃上生态菜,小区群众给代表树起了大拇指。
强化监督检查,争当工作落实监督员
乡村振兴工作涉及大量的项目资金的管理和使用,需要加强监督管理。人大代表通过参加执法检查、视察、工作评议等活动,对乡村振兴开发项目的实施、惠农政策的执行以及资金的使用等进行全方位的跟踪监督。全镇各级人大代表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监督中支持,支持中监督”,在村(社区)基层治理、环境综合提质、各种乡村振兴项目中跟踪监督、检查评估,一抓到底,坚决杜绝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现象,确保了乡村振兴政策、项目、资金安全落地、生根见效,真正让群众享受到乡村振兴政策带来的实惠和成果。
镇人大通过在全镇各级人大代表中深入开展乡村振兴“四争当”活动,有力的发挥了代表作用,使全镇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截止目前,争取上级财政资金700余万元完成了五显村一大渠沟路修复、以工代赈道路整修项目、石岭村乡村振兴道路硬化项目,动员项目村发动群众200余人,出动机械10余台,整修硬化农用道路15公里、沟渠7000余米,推动了全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保障了省级标准化蔬菜基地1300亩、青花椒基地500亩、枇杷300余亩生产期用水和产品运输,农业村人均增收57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