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基层人大

金堂县:共绘城乡环境 治理新图景

时间 2025-04-25 来源 金堂县人大
[ 字号大小:]
  清晨的金堂县资水河畔,县人大代表陈波手持“红黄蓝”三色督办单,穿行在街巷间。这份特殊的工作日志,记录着人大代表与群众共绘生态画卷的生动实践。

破难题:创新综合监督

  近年来,紧紧围绕县委安排部署,在全县各级人大代表中倡议开展“城乡融合——代表作贡献”活动,引导人大代表参与城乡人居环境改善提升工作,把推动城乡治理落地见效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体现,助力打造整洁、有序、优美的城乡人居环境。
  在云合镇,42名县、镇人大代表化身“网格监督员”,依托代表家站+数字平台双阵地,通过“院坝会扫码议事”“微信群即时接单”等形式,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在淮口街道,“人大代表督办台账”记载着这样的变化:32处卫生死角变身“口袋公园”,7条背街小巷蝶变“网红打卡点”,曾经的“垃圾山”如今已是紫藤漫绕的“望江台”。在五凤镇,镇人大主席团推动建立“古镇管家”联合巡查机制,将青石板路修缮、柳溪湾水质监测等指标纳入“人大代表履职清单”,助力千年古镇焕发“河清岸绿映廊桥”的生态新貌。
 
展新姿:助力精准治理

  走在官仓街道的田间地头,“人大代表责任田”的标识牌格外醒目。代表们聚焦金蔬满仓育种基地环境提升,推动建成生态沟渠8公里、智能滴灌系统12套,让“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的现代农业图景跃然眼前。
  淮口街道则以办理代表建议为着力点,引入物联网技术为传统监督赋能,代表们通过“智慧城管”系统,可实时追踪垃圾清运作业车辆轨迹,目前清运效率提升40%。
 
吹新风:书写文明新篇

  在土桥镇“盖碗茶议事厅”里,人大代表与村民们围坐品茗,将“鸡毛换积分”“环保红黑榜”等23条群众智慧写进村规民约。这种“茶碗里议出文明风”的创新实践,让环境治理从“干部独角戏”变为“群众大合唱”。栖贤街道代表家站倡导建立的“环保积分超市”同样引发连锁效应,如用200个塑料瓶可兑换1袋有机肥、用10斤废旧农膜能换取1包蔬菜种子等“变废为宝”的激励机制,激活了大家参与环境治理的内生动力。
  高板街道“民声集市”上,由代表们策划的环保农民画展吸引上千群众驻足。又新镇的人大代表牵头开展“垃圾分类擂台赛”,助力9个村组在趣味比拼中掌握环保知识。
  从云合镇的代表履职双阵地到五凤镇的古镇管家联合巡查,从淮口街道的“垃圾山变形记”到土桥镇的“盖碗茶治理经”,金堂县各级人大代表用担当作笔、以创新为墨,助力沱江两岸共建“推窗见绿、漫步亲水、转角遇美”的现代“桃花源”。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