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县发改局工作总体评价满意21票,基本满意12票,不满意0票,综合测评结果为满意……”
2024年,开江县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要求,在对县发改局开展工作评议过程中,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通过“评议监督+整改服务”双轮驱动,梳理汇总意见建议32条,指导推动22项整改任务落地落实,充分发挥了工作评议对部门工作的促进作用。
高位统筹,构建整改联动体系
县人大常委会注重提升人大工作评议的刚性监督和柔性服务,重点攻坚,主动作为。成立由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牵头的专项评议工作组,并邀请乡镇人大主席、人大代表和相关专业人士参与,联动县委巡察组、县纪委监委增加监督叠加效应,督促建立涵盖“问题清单、整改清单、成效清单”的“三单”工作机制,推进评议反馈意见真整改、见实效。同时,实行“双周调研+月度评估”的联席会议模式,定期前往县发改局听取整改情况,现场评估整改质效,及时解决整改过程中遇到的卡点、堵点问题。累计开展座谈、调研等活动5次,下发工作建议书2份,实地解决问题3个,有效推动22项整改任务100%制定整改路线图、100%落实专人整改、100%取得积极成效。
精准赋能,破解服务发展难题
对县发改局工作评议开展以来,县人大常委会立足监督职能、落脚服务发展,创新实施“靶向赋能”工作法,通过专项督导、机制建设、协调联动等举措,助力县发改局打通工作梗阻,开辟发展新局,取得显著成效。
聚焦民生痛点,化解殡葬服务收费矛盾。评议组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殡葬服务收费乱象,进驻专项督导,采取深入殡葬服务机构调研、协调召开价格听证会听取多方意见、督促县发改局依法定价、推动县政府建章立制的“四步工作法”,促使殡葬服务收费改革,实现4项基本服务项目和2项延伸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大幅下调:遗体存放由每天300元下调为150元,遗体接运由每具230元下调为180元,骨灰寄存由每盒每年160元下调为45元。现行收费标准居全市同行业价格平均水平以下,各项收费项目标准平均降幅达37.7%,切实减轻了逝者亲属的“钱袋子”负担。
聚焦监管盲区,规范招标投标市场秩序。评议组创新监督方式,打出“组合拳”,督促县发改局认真落实投诉、信访等信息共享和线索、案件移送等工作机制,协调举办全县招投标业务培训,开展典型案例曝光,推动整合公管办、招治办、公安等多部门力量,建立健全跨部门联动机制,加大线索查办力度,累计查处围标串标案件9起,罚没金额129.86万元,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聚焦重点工作,助推服务水平提质增效。评议组紧盯关键问题,融合 “步步紧跟” 的刚性监督手段与 “办结销号” 的问题督办举措,在县发改局工作评议整改中实施专项帮扶计划,指导开展“发改业务大讲堂”等集中学习活动,实现干部职工一起学习、一起提高。推动建立健全《以工代赈项目管理办法》《招投标信息核查制度》等体制机制,有效防止监管漏洞。督导开展粮食安全巡查,对2家存在违规行为的大米加工厂给予行政处罚。协调推进“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梳理重大战略任务9项、重大改革举措1项、重大工程项目214项,总投资超600亿元。
把准关键,激发项目强劲动能
评议组将工作评议及评议整改作为推动政府部门改进作风、提升效能,服务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建立“人大评议+部门整改+代表跟踪”的监督闭环,围绕“两重两新”等国家战略导向,服务前移、全程参与、贴心指导,有效促进县发改局破解项目谋划储备不足、资金争取力度弱等瓶颈问题的解决。督促县发改局针对评议反馈的与项目建设相关的各项问题制定专项整改方案,推动2024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1.86%、2025年1-2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4.6%,均居全市前列。推动2025年谋划储备项目301个,总投资668.5亿元;13个项目进入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环节,总投资17.8亿元;30个项目通过省级评审,总投资170.24亿元,全市排名中上游。
人大监督是推动政府依法行政、提升治理效能的重要保障。新时代新征程,县人大常委会将始终牢记“监督就是支持、监督就是服务”的理念,以更精准的监督靶向、更有效的整改闭环、更务实的为民情怀,推动工作评议整改向深向实,为开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