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骄阳似火,在蓬溪县文井镇五柏树村稻田间,水稻种植大户李小龙愁眉不展。“眼下正是水稻生长的关键期,灌溉缺水,收成会受很大影响。”捏着发蔫的秧苗,李小龙声音发沉。当天,李小龙等种植大户就把“难题”反映到了文井镇人大代表之家。
“走,马上去现场!”接到反映后,文井镇县、镇人大代表陈诚一行赓即来到稻田间。他们蹲下身,扒开秧苗,部分稻田已经开裂。“情况严重!”陈诚站起身,转头对身边的镇村干部说。
现场勘察,问题摆得清楚:“五柏树村水稻种植面积近800亩,农业灌溉用水靠天,周边无可用提灌站蓄水灌溉。”陈诚等人大代表把摸排到的情况第一时间反馈给镇党委、政府,最终形成决议:新建提灌站!
说干就干!选址、施工、提水……从接到群众反映到提灌站建成投用,仅用4天时间。“收成有望了!”6月16日,伴随着水钻的阵阵轰鸣声,一股股清澈的水源涌入干涸的稻田内,为急需“解渴”的稻田送去了甘霖。

看着源源不断输入的水源,李小龙等水稻种植大户悬着的心终于落地。“有事找代表不是一句空话!”李小龙竖起大拇指。
有事找代表!这句话同时也在蓬溪县槐花镇人大代表联络站上演。“公厕投用后太方便了,再也不用憋着跑回家了。”日前,蓬溪县槐花镇山洪沟步道公共厕所建成投用,解决了一直困扰周边居民及往来群众的“如厕难”问题。
山洪沟步道位于槐花场镇,是当地居民休闲转路、跳坝坝舞的聚集地,但周边却没有公共厕所。今年3月5日,老蔡一行人带着这一“难题”来到槐花镇人大代表之家,希望人大代表关注场镇公厕这一民生问题。“公厕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个问题必须要重视。”当天,负责接待的县、镇人大代表周昆耐心倾听,详细记录,并赓即将这一问题整理成书面意见,提交乡镇人大主席团,并迅速落实建设建议方案提交镇党委审议通过。

急事急办,3月15日,公厕正式动工,在该镇各级代表对工程进度和质量的全程监督下,4月1日,公厕建成投用。
而这,只是蓬溪县用好“家站”平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蓬溪县人大常委会积极构建以“专业界代表之家”为特色,以乡镇代表之家为核心,以代表联络站为触角的人大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网格”,全县建成3个专业界代表之家、20个乡镇(街道)代表之家、80个代表联络站,1400余名四级人大代表全覆盖进“家”入“站”。探索建立“走访接待、意见收集、高效办理、跟踪督办”的闭环管理模式,近两年接待、走访群众4200余人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600余条,推动解决实际问题400余件,真正把“民生愿景”细化为代表的履职清单、转化为群众满意的“幸福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