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资阳,暑气未消,奋进正浓。8月26日,全市人大监督工作会议召开,这是资阳首次在人大监督领域召开的全市性会议,既是贯彻落实全省人大监督工作会议精神的实际行动,也是资阳市人大常委会以党建引领监督工作提质增效的生动注脚。
强化政治引领,把稳人大监督方向之舵
“人大监督不仅是工作监督,更是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会上,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荣木的话语掷地有声。
如何让监督更有力、更精准?市人大的回答坚定而清晰: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市委决策部署到哪里,人大监督就跟进到哪里——这已成为市人大监督最鲜明的底色。从年度监督计划报市委审定,到重大监督事项主动请示汇报;从紧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资同城化等“国之大者”,到聚焦民生实事、生态环境保护等“民之关切”,市人大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于监督全过程,将其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要求。
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市人大持续深化对新时代监督工作的规律性认识:监督是民主法治的重要载体,更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路径。一系列学习与交流,进一步增强了做好人大监督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健全党建机制,筑牢人大监督之基
制度引领创新,党建赋能监督。市人大着力构建以党建为引领、制度为保障、多方协同的监督工作机制,实施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
严格决策程序。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监督计划、重点监督项目确定等均通过党组会议或主任会议集体研究决策。
构建协同联动格局。积极打造“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大监督格局,加强对上沟通、对下指导,探索市县两级人大联动监督;横向推动“一府一委两院”建立健全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的工作机制,凝聚监督合力。
创新“党建+监督”模式。在重点监督项目中成立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让“三会一课”走进调研现场、执法检查一线,组织五级人大代表中的党员骨干成立专题调研组、监督先锋队,有效破解基层监督力量薄弱难题,推动党建与监督深度融合。
聚焦监督主责,彰显党建引领之效
在党建引领下,资阳人大监督工作靶向更精准、方式更创新、成效更扎实。
在高质量发展领域,围绕优化营商环境,采取“执法检查+工作调研+专题询问+跟踪问效”组合拳,高效推动解决11个瓶颈问题。在国有资产管理领域,创新建立市属国企运行质量评价体系,对国资国企改革实施全过程动态监督。
在民生保障领域,市人大常委会党组连续三年将市级民生实事列为市、县(区)人大联动监督重点,对民生实事项目实行全过程、全方位、全流程监督,努力把“民生清单”转化为“幸福账单”。
在法治建设前沿,严格落实监督法及四川省实施办法,提升执法检查质效。听取审议法检“两院”专项工作报告,对员额法官、员额检察官开展任后监督,促进司法公正。出台备案审查工作办法、搭建备案审查信息平台,实现有件必备、有案必审、有错必纠,有力维护法治的统一、权威、尊严。
在代表履职一线,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组织五级人大代表联合视察重点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创新开展直选代表向选区述职、代表进家入站等活动,有效激发了代表履职活力。
“党的领导是做好人大监督工作的根本保证。”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党委负责人表示,“我们将继续深化‘党建+监督问效’行动,让监督更有力度、更有温度、更有深度,为资阳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人大的智慧和力量。”
风好正是扬帆时。在党建引领下,资阳人大监督工作正以更实的举措、更新的姿态,驶向更广阔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