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丹桂飘香。10月13日至15日,达州市委党校品德楼301报告厅内气氛热烈、学习氛围浓厚。全市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在此举行,部分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全体干部职工以及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相关人员共计350余人,齐聚一堂,开启了一场为期三天的“充电赋能”之旅。

以学强能:专题辅导夯实履职基础
学习培训是干好工作的基础,是提升履职实效的前提。本次培训旨在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升人大代表、人大干部履职能力,推动达州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培训围绕新修改的代表法、监督法展开,设置了专题辅导、履职故事分享等环节,内容既“接天线”又“接地气”,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温度。
培训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秘书长韩晓武、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主任王天福,分别就监督法、代表法新修改内容进行全面深入解读;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集团首席技师傅国涛结合工作实践,深情讲述了自己的履职故事;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原副主任明启强以“数智赋能全过程人民民主探索与实践”为题,讲述了近年来杭州市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同时为加强基层预算联网监督工作,还邀请了有关专家对预算联网监督系统操作进行培训。丰富的授课内容、前沿的履职理念为参训学员带来了丰盛的“知识大餐”,插上了“智慧的翅膀”。
学员们在课上认真聆听、课间深入交流、课后及时消化,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课程设置非常科学,既讲透了法律条文,又教给了我们履职的方法路径。”来自万源的市人大代表刘晓岗感慨道。

以赛促学:知识竞赛点燃学习热情
如果说白天的课程是“静心修炼”,那么10月14日晚举行的代表法、监督法知识竞赛,则是一场“实战演练”。
晚上七点半,竞赛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和7个县(市、区)人大常委会的8支队伍精神抖擞、整齐亮相。每队3人,统一着装、斗志昂扬。
竞赛包括“独闯奇关”“共渡险关”“知识陷阱”“争分夺秒”四轮环节,围绕代表法、监督法的具体内容,设置了判断、单选、填空、多选四类题型,既有个人能力的比拼,也有团队协作的考验。现场气氛紧张热烈,选手们沉着应答、机智抢答,台下观摩学员掌声不断、喝彩连连。
据了解,为达到以赛促学、学以致用的目的,让代表记得住、运用好,市人大常委会对竞赛题目十分重视,建立了出题小组。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副主任廖沈章说,“我们设置的每道题目,都进行认真研究,反复推敲,尽可能通过竞赛这种形式,进一步增强全市各级人大机关和代表的政治意识、服务意识和履职能力。”
“在培训中穿插知识竞赛这种形式非常新颖,既检验和巩固了学习成果,也增强了代表的参与感和荣誉感。”来自通川区的参赛人大代表范红英表示,“通过前期的备赛和培训期间的专题辅导以及参加知识竞赛,让我们对新修改的代表法和监督法理解更加深刻,记忆也更加牢固。”

以学促干:积极推动学习成果转化
培训不是终点,而是履职的新起点。达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唐廷教强调,全市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做到内修一颗“忠诚心”、外练一身“实干功”、胸怀一份“民生情”,真正把履职态度表达在“想干事”上,把履职能力展现在“会干事”上,把履职目标落实在“干成事”上,在服务达州新发展、贡献人大新作为上砥砺前行。
本次培训不仅注重“学”与“赛”的结合,更强调“学”与“用”的贯通。通过“面对面”授课、“实打实”竞赛、“心贴心”交流,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进一步明确了履职方向、增强了履职信心、提升了履职能力。
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培训为新的起点,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联系群众、调查研究、建言献策、依法监督中去,努力当好人民群众的“代言人”、民主法治的“推动者”、高质量发展的“参与者”。
三天时间虽短,但收获满满。这场集“培训+竞赛”于一体的创新实践,不仅是达州市人大常委会推动代表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更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写照。
以学促思、以赛促学、以干促效——达州人大正以“满格”状态、“顶格”标准,推动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履职从“有形”向“有效”转变,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达州新篇章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