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通江县春在镇棋子顶村人大代表联络站内,多名人大代表与群众代表正围绕民生实事办理、产业加快发展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这是巴中市人大代表2025年“集中听取民意日”活动的一个生动缩影。
履职报告:从“纸上”走到“场上”
  在巴城状元桥片区综合停车场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将石子细致地嵌入混凝土,进行场地面层装饰。这个于2023年9月开工的项目已初具雏形,目前正在进行收尾工作。
  即将建成的停车场,既能便利市民生活,也将有效疏解区域交通压力。这正是人大代表集中听取民意、为民办实事的一个生动切片,也见证着“集中听取民意”从“纸上”真正走向“场上”。
  在巴州区江北街道佛江社区会议室内,市人大代表杨海燕正向群众代表报告自己一年来的履职“成绩单”:“通过多次到基层走访,我提出关于完善乡村道路标识方向助力乡村振兴、合理利用闲置村校助推乡村振兴发展等建议,多次与政府及相关部门分析讨论,并推动建议办理和落实。”
  市人大代表李仕忠分享了企业管理心得:“今年我们通过‘走出去’——赴河南许昌胖东来总部学习,又‘引进来’——邀请成都、重庆的服装讲师为员工开展培训,打响、擦亮自己的品牌。”
  “集中听取民意日”活动的开展,让人大代表来到群众中间,开展面对面“述职”,现场接受群众评议。“这种‘现场交卷’的方式,把代表履职具象为可感知的事例和民生变化。”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民智成果:从“心声”转为“动力”
  去年的民意诉求办得好不好、群众满不满意,也成为今年最硬核的一项指标。本次活动,代表们不仅做“录音笔”,更扮演了“处理器”和“转化器”的角色。
  活动当天,现场由人大代表“交账”,准时向群众“晒账”。“去年我们一共收集了14条意见建议,均已办理完成。”会议室内,群众代表听着诉求办理情况,竖起大拇指。
  巴中市张家河生态修复(一期)工程建设项目起于吴家河铁路桥北侧,止于玉堂桥东南侧,全长4.56公里,总投资7.5亿元,涵盖防洪堤续建及跌水堰、滨河路及桥梁系统、市政综合管网系统、滨河景观工程及配套综合性建筑等综合民生项目。
  “此前,有群众反映项目进度缓慢,我们也希望通过发挥代表监督力量,推动项目进度加快,让巴城更加美丽。”市人大代表吕爱国表示,目前,一期项目的三标段已全面完工,二标段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0%,预计春节前便可完成建设任务。
  今年是市人大常委会开展“集中听取民意日”活动的第三年。据了解,市人大常委会将每年的10月13日固定为“集中听取民意日”活动日,组织各级人大代表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前两年,全市5000余名各级人大代表累计接待群众2.3万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1900余条,内容涵盖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生态文明等方方面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