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基层人大

泸州市龙马潭区:“代表+法官” 联动解民忧

时间 2025-10-30 来源 人民权力报
[ 字号大小:]
  “有人大代表和法官一起来帮我们,这块地终于有希望了。”在泸州市龙马潭区双加镇中伙铺村的田埂上,36户村民望着正在实地勘查的人大代表和法官,满怀期待。这场历时多年的土地纠纷,在区人大常委会积极推动的“代表+法官”联动机制下,不仅租金拖欠问题得到解决,50余亩争议土地也恢复耕种条件,切实守护了村民的“粮袋子”。

机制保障 “代表+法官”联动履职

  17年前,中伙铺村村民将50余亩土地租给许某种植林木,约定每年支付租金。然而,自许某丈夫去世后,租金连续五年未能按时支付。经多次沟通无果,村民诉至法院,请求解除合同、追回欠租并恢复土地原状。
  案件进入调解程序,尽管许某同意支付欠租并解除合同,但双方对“恢复原状”的具体标准存在较大分歧。若细节约定不清,调解协议恐难落地,村民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实质保障。
  针对此类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关乎粮食安全的纠纷,区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桥梁作用,积极完善“四官一员”进家入站工作机制,推动法官与人大代表常态化联动,将司法服务与代表监督深度融合。
  承办本案的法官通过该机制,主动邀请区人大代表谭大姐参与调解。谭大姐长期扎根基层、熟悉民情,在群众中威信高,她的参与极大增强了调解方案的可行性和公信力。“代表和法官一起来,我们信得过。”一位村民说道。

用脚步丈量民情 以监督压实责任

  代表与法官携带卷尺、笔记本,与村民一同走入争议林地。“树桩必须清理干净”“田坎要恢复原貌……”谭大姐一边倾听记录村民诉求,一边对照原貌照片核实细节。经现场逐一确认,所有恢复要求被清晰纳入补充协议,村民当场签字确认。
  “签协议只是第一步,地能种上庄稼才是真解决。”谭大姐承诺,将牵头成立人大代表监督小组,定期跟踪土地恢复进展,确保协议条款落到实处。
  如今,这片土地已恢复平整,村民陆续开始翻耕备种。“土都松好了,就等着播种。”一位老人捧起泥土,笑容欣慰。
  这不仅是50亩土地的“重生”,也是区人大常委会推动代表作用发挥与司法服务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通过机制化、常态化联动,人大代表与法官协同发力,推动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让履职脚步走进田间地头,让群众呼声真正得到回应。
  区人大常委会持续深化“四官一员”进家入站工作,支持法院、检察院等单位依托“泸法麒麟·龙马‘谈’和”、检察院“联心”代表联络工作室等平台,创新代表联络与司法服务方式,推动法官、检察官等工作力量下沉、服务前移,构建起人大代表全程参与、监督跟踪、反馈评价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