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会议,让我感受到了人大工作的法定性与严肃性。同时,代表们依法履职的流程,让我对课本中‘人民民主’的概念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10月30日,泸州市人大常委会机关首次邀请高校学生代表走进会场,旁听市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西南医科大学大三学生万年果分享了作为旁听公民参会的感受。

上午9时,会议开幕,常委会组成人员签到、会前学习、听取和审议报告……随着各项议程的依次进行,人大常委会会议的细节逐一在旁听学生眼前揭开“神秘的面纱”。和万年果一起受邀旁听会议的四川警察学院法学系学生刘焰灿,聚精会神地观察着会场,笔记本上写满了自己首次参与民主法治实践的每一个细节。
会上审议的关于“四渡赤水”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推进情况的报告,让刘焰灿有了发言的“冲动”。在座谈会上,她结合所学专业,对报告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保护和传承好红色资源,是当代青年的责任。我们要争做红色法治的‘流动宣传员’,积极参与红色文化的调研,形成调研笔记反馈给相关部门,为制定相关法规提供基层数据支撑。同时还可以将红色资源保护案例作为‘活教材’,把红色资源保护场景融入法学专业创设的模拟法庭与法律援助实训中,多角度增强青年学生对保护红色资源工作的了解。”
当天上午,受邀旁听的青年学生还走进市人大的陈列室,通过照片、视频和实物,全方位了解泸州市人大推进地方民主法治建设的历程。大家认真听着讲解,不时用手机拍照。
“目前,我市已颁布13部地方性法规,涉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地方文化旅游发展、物业管理等。”当听到解说人员介绍时,万年果感叹:“原本以为立法只是全国层面的事,没想到地方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出台法规。”
参观完陈列室,两位学生都吐露了心声,表示通过此次旁听,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非常荣幸有机会能够旁听会议,希望今后能多组织类似的活动,让更多的青年参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思政实践大课堂’中。”刘焰灿说。
据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邀请青年学生旁听常委会会议,是市人大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的生动实践,也是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共青团四川省委联合开展的“人大与青春同行”系列活动要求的具体举措。下一步,市人大将广泛开展此类活动,让更多青年走进人大、了解人大、认识人大、读懂人大,实现青春与民主法治的“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