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板桥镇人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组织人大代表推动亮化工程、污水处理厂扩容提质、铁钱溪流域综合整治等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落地解决,让幸福生活看得见、摸得着。
关注“民心项目”,把准民生需求“脉搏”。镇人大通过“代表联系群众+选民议事会”机制,广泛征集涉及道路照明、污水治理、生态修复等民生诉求23条。为确保项目贴合民意,人大代表深入田间地头、街头巷尾开展调研,针对亮化工程提出“优先覆盖主干道、通村路、滨河步道”的建议,推动项目整合农村综合改革、“一事一议”、集体经济等资金150余万元,新增和改造太阳能路灯1100余盏。
监督“全程护航”,筑牢项目落地“屏障”。镇人大建立“项目监督专班”,组织20余名县、镇人大代表分成3个小组,对3个政府重点工作实行“周巡查、月通报、季评估”,全程跟踪工程质量与进度。污水处理厂扩容提质工程中,代表们发现原污水管网存在“雨污混流”问题,立即提出“同步实施管网改造+雨污分流”建议,推动施工方调整方案,新增管网1.1公里,确保污水收集率提升至95%以上;铁钱溪流域综合整治期间,代表们多次沿河巡查监督,推动建设生态护岸1.2公里、绿化景观带600米。
倾听“民声民意”,激活共建共享“动力”。镇人大有效利用人大联络站、点等载体,邀请村民、商户、村干部等参与项目评议。在铁钱溪整治现场,代表们与群众围坐交流,收集到“增设休闲座椅”“完善垃圾分类设施”等建议8条,均被纳入后续管护方案。此外,人大代表还带头参与“清河行动”“环境整治志愿服务”等活动,组织开展清理河道垃圾。
长效“跟踪问效”,擦亮幸福生活“底色”。镇人大将持续深化民生项目,建立路灯管护“代表包片”制度,定期排查维护。督促污水处理厂落实“第三方运维+在线监测”,确保水质稳定达标。围绕“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目标任务,组织代表视察铁钱溪流域“文旅融合”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