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监督工作 > 执法检查

脱贫要真落实勇创新——李向志率省人大执法检查组在达州开展《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执法检查

时间 2016-05-10 来源 人民权力报
[ 字号大小:]

  

  向贫困群众了解生产生活情况

  

  和贫困群众开坝坝会交流

  

  查看贫困户资料

  

  执法检查组成员正在填写贫困群众调查问卷

  

  达州市及各县市区汇报会现场

 

  春天的达州各县,满眼翠绿,到处是一遍生机盎然的景象。饱含着对革命老区、贫困山区群众的真情,5月4日至6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向志带领执法检查组赴达州,深入通川区、达川区、万源市、宣汉县、大竹县、开江县,对《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以下简称《条例》)

  执法检查组分为三个小组,先后深入万源市白羊乡三清庙村、宣汉县庙安乡龙潭村、开江县讲治镇伍家寨村、通川区磐石镇盐井坝村、大竹县李家乡大弯村、达川区永进乡佛尔岩村等13个贫困村,其中随机走访6个村,走访调查24户贫困家庭并填写调查问卷,与200余名贫困群众、村民代表、驻村干部进行座谈交流。通过走村入户进行实地调研和检查,以坝坝会等形式与基层干部群众促膝谈心,询问贫困原因,共话脱贫措施。

  执法检查组一路走来,看到达州市及各县市区认真贯彻《条例》,脱贫攻坚工作亮点纷呈,成效显著,大家欣喜不断。

  措施有力 脱贫攻坚真见效

  “去年一年总收入多少?”,“到底是什么病导致贫困,救助措施怎么跟上?”,“创新脱贫举措效果如何?”……李向志和执法检查同志一行来到田间地头,查看庄稼、果树长势,询问养殖收入。贫困户和村民们自发地聚集在李向志周围,和他唠家常,谈实情。

  在听取市和县市区关于贯彻执行《条例》工作的汇报后,执法检查组认为,达州市、县两级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和《条例》,坚持把脱贫攻坚摆在及其重要的位置来抓,在法治的轨道上全面推动了脱贫攻坚各项部署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全市以“五个强化”引领脱贫攻坚,引导干部群众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部署和《条例》的要求上来,脱贫攻坚成效初显,贫困村基础设施和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李向志指出,《条例》的实施,将我省扶贫开发工作纳入了法制轨道,有力推进了全省扶贫开发工作。省人大将通过执法检查,全面深入了解《条例》贯彻实施情况,更好地督促政府职能部门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工作,增强全社会法治意识,进一步凝聚扶贫攻坚力量,为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提供法制保障。

  李向志强调,达州作为革命老区、贫困山区,脱贫任务艰巨,要持续深入开展对《条例》的学习宣传,让《条例》进村入户、家喻户晓,提高贫困群众依法脱贫的思想认识,着力营造依法治贫的良好氛围;要进一步领会中央和省委精神,牢牢把握“精准”,牢牢盯住目标,牢牢遵循法治,推动《条例》深入贯彻实施;要进一步突出工作重点,加强组织领导,深入动员群众,对接好省上17个扶贫专项,调动全社会共同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确保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现场抽查 确保“六有平台”真落实

  “喂,你是茶垭乡老洼坪村第一书记常艺腾吗?请问你现在是否在村上?你们村上的贫困户邱锡珍致贫原因是什么,什么时候能够脱贫?”5月4日下午,在万源市,执法检查组同志随机从脱贫攻坚“六有”信息平台上调出一户贫困户,随即给该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打电话。“我现在正在村上硒望现代农业开发公司种养殖基地现场,查看场地建设”伴随着周围轰鸣的推土机噪声,常艺腾大声回答道。老洼坪村地处大山区,全村共有72户贫困户,209名贫困人口。常艺腾是省工商银行个人金融业务部营销科长,两年前到该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这位33岁银行干部,从此把自己和大山里的贫困群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按规定,他每个月可以回两次在成都的家,但是为了群众脱贫,他把“新家”安在了村上,平均一个多月才回去一次。常艺腾介绍说,正在建设的硒望农业公司租赁村上7、8、9三个组近400亩荒地发展十万黑鸡养殖和辣椒种植。待今年投产后,村上的群众在种养殖上有劳务收入,自家种的玉米可以卖给公司做鸡饲料,这几项,预计可以直接增收2000多元,如果农民自己想养黑鸡致富,公司将提供鸡苗资助和技术支持,并且要包销黑鸡,这样,收入会更高。从今年开始,要啃扶贫攻坚的“硬骨头”,通过产业扶贫,解决没有劳动力、没有农业技术的群众脱贫,同时积极协调民政部门,把全村9名因病致贫的村民,通过低保,慈善等渠道,解决脱贫。今年全村要脱贫16户,41人,到2019年,群众贫困群众全部脱贫。至于贫困户邱锡珍,通过村上的努力,已经于去年底脱贫了。“下次在数据平台上,就看不到邱锡珍的名字了”,常艺腾这样告诉执法检查组的同志。

  执法检查组在宣汉县还现场随机抽查拨打了“六有”信息平台上登记的官山乡大树村扶贫工作人员、乡农技站站长刘吉明和贫困户刘林生的电话,刘吉明正在帮助贫困户修搬迁住房,刘林生则已经开始种植中药材益母草和核桃。“六有”信息平台抽查结果让执法检查组十分满意。

  据了解,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后,我省研发并建立起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县有档、市有卷、省有库的脱贫攻坚“六有”信息平台,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数据采集、录入等工作,对脱贫攻坚“五个一批”所涉及的扶贫对象进行了因症分类工作,扶贫对象实现从初步精准到进一步精准。构建“六有”信息平台,开创了“互联网+精准扶贫”工作新模式,是顺应“互联网+”的时代要求,是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六个精准”做实落地的重要手段。

  “看来‘六有’信息平台运行几个月来,是准确有效的,开展精准脱贫也要运用大数据”, 执法检查组对“六有”信息平台的运用感到惊喜。 据了解,我省脱贫攻坚“六有”信息平台现仍然处于试运行阶段,还将进一步完善平台功能,再次核实数据,确保我省扶贫对象更加精准,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决策服务和数据支撑。

  敢为人先 扶贫措施真创新

  “达州作为革命老区、贫困山区,达州市及各区市县在扶贫攻坚中,敢为人先,创造了很多的新鲜经验。”李向志副主任在几天的执法检查中多次提到他们在扶贫攻坚中的创新举措。比如“五个率先”的做法,获得了国务院领导和省委肯定。具体做法是,率先建立“双组长制”,党政同责,配置了最强的领导力量。 其次是率先健全扶贫移民机构,县级扶贫移民局局长全部进入本级政府党组班子。扶贫投入上,率先市县联动建立扶贫开发专项基金、产业扶贫信贷基金和农产品深加工风险共担基金,撬动金融资金28亿元投入脱贫攻坚。在政策措施上,率先提出“教育资助解困一批”到户措施,注重依托教育来“拔穷根”,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最后,工作体系上率先落实“五个一”贫困村帮扶机制,实现每个贫困村均有1名联系领导、1个帮扶单位、1名村第一书记、1个驻村工作组和1名驻村农技员。

  在万源市白羊乡三清庙村,执法检查组看到,工商资本投资农业产业发展,农民以土地入股,公司加农户发展茶叶产业和茶园股权量化,探索分红等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增收,壮大集体经济,促进贫困村产业脱贫。

  通川区创新推出“3366” 对贫困户精准识别工作法:三比三看,六进六出。所谓“三比三看”,即比家庭收入,看经济来源;比家庭资产,看消费水平;比家庭现状,看支出情况。看该户是否因病、因残、因学、因灾、因无劳动力导致支出远超收入。

  “‘六进’就是仅有一处住房且破旧,多年无能力改造的要进;家有老病号、残疾人,常年看病吃药,长期穿着简单朴素的要进;……因遭遇重大灾害或家庭成员罹患重大疾病,负债较大,短期无力偿还的要进。”区扶贫移民局负责人说。“六出”,即原则上在任村、组干部家庭是贫困户的;家庭成员中有1人以上是财政供养人员、社保人员或虽在企业工作但收入较好的;……因赌博、吸毒等行为或有劳动力和条件却好逸恶劳造成贫困的等要退出。这个新鲜的经验获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肯定并在全省推广。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主任委员涂文涛、省人大常委会委员,达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胥健、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柏凡、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委员王学定、省扶贫移民局总会计师廖蔚和部分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参加执法检查。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