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立法工作 > 立法动态

禁食野味 立法提速

时间 2020-03-25 来源 四川人大网
[ 字号大小:]

  深刻的教训、沉重的代价,一次次敲响警钟:“病从口入”绝不是开玩笑。“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各种野生动物本应“万类霜天竞自由”,不应成为人类“舌尖上的美味”。

 

 

  在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呼声终于变成了立法行动。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2月24日下午表决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

  栗战书委员长指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本次会议作出的《决定》有利于回应社会重大关切,为维护公共安全和生态安全提供法律保障,也有利于提升我国良好的国家形象。各有关方面要严格执行决定,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市场和贸易,倡导和推动全社会增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安全意识,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此前,天津、福建等省(市)人大常委会还专门作出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决定,明确规定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范围、措施、管理职责和法律责任。

 

七成以上新发传染病来自野味

 

  尽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据表明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与直接食用野生动物有关,但疫情爆发后,公众在溯源时不约而同把矛头指向了交易和食用野生动物。

  公众的担心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2016年4月在南京农业大学举行全国兽医学博士生学术论坛上,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为人畜共患病找“病因”、开“药方”。论坛发布的研究资料显示,人畜共患病频繁发生,且呈上升趋势,从SARS到甲型流感,以及新的病种不断被发现,越来越呈现出“人畜共患”的关系。超七成新发现的人类传染病与动物有关。

  今年2月9日,在湖北省召开的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陈焕春表示,无论怎么样,我们都要尽量少养野生动物,更不能吃野生动物。他再次强调,当今人类新发传染病78%与野生动物有关或者来源于野生动物。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野生动物传播疾病的风险,我是学动物传染病的,野生动物携带的病毒太多,很多是至今没有研究清楚的,食用野生动物的风险太大了。”被称为“熊猫妈妈”的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研究中心主任侯蓉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人类对野生动物病毒是没有抗体的,一旦传染起来,人类完全没有抵抗力的。

 

完善法律规定,为禁食野味提供保障

 

  社会公众希望用最严厉的法律规定彻底禁止非法捕猎、交易、食用野生动物的行为,以保护公共卫生安全。

  其实,我国刑事立法高度重视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刑法室主任王爱立对此介绍说,1988年11月8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捕杀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犯罪的补充规定》,将非法捕杀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和非法出售倒卖、走私的行为明确规定为犯罪。1997年刑法(即现行刑法)对上述规定作了吸收和完善,进一步规定了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罪,以及非法狩猎罪、非法捕捞水产品罪,对各个环节的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行为作了规定。

 

 

  为加大惩治滥食野生动物和破坏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犯罪,2014年4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第三百一十二条的解释》。王爱立说,该《解释》规定: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为食用或者其他目的而非法购买的,属于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的非法收购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行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是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的非法狩猎的野生动物而购买的,属于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的明知是犯罪所得而收购的行为。也就是说,购买食用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以及购买非法狩猎来源的其他野生动物,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疫情发生后,不少人大代表和专家学者更多地从《野生动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去反思。全国人大代表侯蓉认为,目前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其实是给食用和利用野生动物开了口子的。我国有共计4860种野生动物不在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保护范围内,通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核发的狩猎证及检疫部门核发的检疫合格证即可合法捕猎和食用。取得人工繁育许可证,可以人工繁育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虽然法律也对野生动物检疫作了规定。但实际上,检疫不能完全避免野生动物传播疾病的风险。“野生动物携带的很多病毒、细菌、寄生虫,我们还不完全清楚。也就是说,即便所有手续都是齐全的,可合法食用的野生动物,也不能百分百避免野生动物传播疾病的风险。而非法食用的风险会更大。”因此,她倾向于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因为漏洞永远堵不完。

  四川省人大代表、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李毅教授认为,《野生动物保护法》对野生动物的定义不够全面,仅限于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和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这意味着一些数量庞大,既不珍贵也不濒危还没有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得不到相关法律的保护。”他认为,如果仅仅只规定保护少量珍稀动物,忽视对普通野生动物的保护,则达不到预防未知病毒感染,保护人类健康安全的目的。

  同时,一些专家和社会意见也提出,刑法的上述规定侧重的是对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保护,建议从保护公共卫生安全和人体健康的视角,适当扩大刑法保护的野生动物范围,规定非法猎捕、交易其他野生动物的犯罪。

  是否有必要完善刑法相关规定?今年能否修改《野生动物保护法》?王爱立表示,2020年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和以食用为目的猎捕、交易、运输,接着还将修改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对有关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制度作出修改调整。下一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将结合上述法律的修改完善,把握好法律衔接,会同有关部门深入研究,为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提供刑法保障。

 

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明确,全面禁止食用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以及其他陆生野生动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饲养的陆生野生动物。全面禁止以食用为目的猎捕、交易、运输在野外环境自然生长繁殖的陆生野生动物。《决定》还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和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学校、新闻媒体等社会各方面,都应当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安全的宣传教育和引导,全社会成员要自觉增强生态保护和公共卫生安全意识,移风易俗,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方式。

  在了解到《决定》的内容后,侯蓉代表认为,此《决定》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此次以应急立法的形式明确全面禁食野味,要求全社会成员移风易俗,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这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侯蓉指出,滥食野生动物严重危害公共卫生安全,教训实在太深刻了,我们不能再犯第三次错误了。

  据悉,2月14日,天津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决定》。这是省级人大第一部专项规定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地方性法规。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规定和对地方立法的授权,在法律明确规定禁止食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基础上,该决定基于地方立法权限对禁止食用野生动物范围作了最宽的规定,力求做到禁止食用野生动物范围最大化,基本涵盖了陆生野生动物,回应社会关切和人民群众期待。同时,该决定规定了最全的监管措施,覆盖野生动物的非法生产、经营、猎捕、交易、运输等诸多环节;设定了最严的法律责任,即使是以禁止食用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名称、别称、图案等制作招牌、菜谱招揽、诱导顾客的,可被处以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2月18日,福建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专门就禁止食用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范围、相关违法行为、有关部门职责和法律责任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对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监管覆盖“野味产业”全链条。同时,通过实施联合惩戒,将违法信息纳入信用“黑名单”等措施,让没有节制的“野味消费”成为“过去式”。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则在2月11日通过的《关于依法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明确禁止滥食和交易野生动物,单独作出几条规定划出了“硬杠杠”。

  2月25日晚,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官方网站发布关于《深圳经济特区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当中明确将保护类野生动物和非保护类陆生野生动物以及人工繁育、饲养的陆生野生动物均纳入禁止食用范围。该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不是管保护类野生动物还是其他非保护类陆生野生动物,都具有容易携带和传播疫病的风险,只有将所有野外环境下自然生长繁殖的陆生野生动物全面纳入禁止食用的范围,才能有效减少人与野生动物的不适当接触。

  记者梳理一些省级省人大常委会3月上旬公布的2020年立法和监督工作计划后发现,部分省级人大常委会今年将启动动物防疫和动物产品安全管理立法工作,修改实施野生动物保护法办法,并对野生动物保护法及实施办法开展执法检查。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经济法室主任王瑞贺2月上旬透露,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已经部署启动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修改工作,拟将修改野生动物保护法增加列入常委会今年的立法工作计划,并加快动物防疫法等法律的修改进程。

  保护野生动物的立法今年将加速,法律的牙齿将更加尖锐密集。

  “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疫情终会过去,绝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我们不能再犯第三次错误了!

附件:

分享到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意见选登

我来说两句

查看所有评论
用户名:

(您填写的用户名将出现在评论列表中)

  • 匿名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