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省频繁受到地质灾害的困扰,尤其是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多发,让人们深刻意识到强化地质灾害防治的紧迫性。《四川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不仅承载着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任,还将为未来全省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
高风险地区的防灾痛点
四川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纵贯其中,地势复杂多样,地质灾害频发。在过去的几年中,四川多次遭遇强降雨引发的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比如,2023年6月,汶川县发生泥石流灾害,地处山区的道路被冲毁,许多房屋受损,灾后救援难度极大。2023年8月,凉山州金阳县因暴雨引发了大规模山洪和泥石流,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防灾减灾救灾的复杂性和地质灾害的难预测性,进一步推动了四川省对于立法的需求。
为灾害防治提供法律保障
为了应对这些严峻挑战,四川省于 2024年正式将条例纳入省政府立法计划,并计划在2024年内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在这次立法过程中,省人大多次组织相关调研。2024年3月,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家德率队赴福建省开展立法调研,学习借鉴了福建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的先进立法经验。福建与四川有着相似的地质条件,山地丘陵较多,地质灾害频发。因此,福建多年来积累的防灾经验,包括预警机制、灾后应急响应体系等,为四川的立法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条例草案涵盖从灾前监测、预警到灾中应急救援,再到灾后恢复重建的各个环节。尤其在灾害预警方面,将着重推动地质灾害监测系统的建设,利用大数据和现代科技手段实现对灾害的精准预报和实时监控,力图最大限度降低灾害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从“应急反应”到“综合防治”
条例草案最大的突破在于其全面防治理念的体现。长期以来,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大多集中在灾害发生后的应急响应和救援环节,而对于灾害的预防、监测和系统管理相对滞后。四川此次立法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从以往的“应急反应”模式转向“综合防治”模式。综合防治不仅仅指灾害发生后的救援和重建,还包括对灾害隐患的科学排查、土地规划的合理使用、生态环境的恢复与保护等。
与此同时,防灾科技的应用也是条例草案中的一大亮点。通过推动地质灾害防治的数字化、智慧化,四川省将依托先进的监测技术,提升对灾害隐患点的排查和预警能力。特别是在山区乡村和边远地区,监测系统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帮助这些地区的群众及时获取灾害信息,从而作出快速反应。
条例草案明确了地方政府的监管职责,要求各级政府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动态管理,并推动对生态脆弱区域的保护与修复。此外,条例草案细化了各部门的职责分工,明确自然资源、应急管理、气象、水利等多部门的协同合作机制。通过多部门协同,确保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形成联动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
条例的未来展望
四川省加快条例制定,标志着全省在防灾减灾救灾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不仅为全省应对日益复杂的地质灾害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还将引领全国在防灾减灾救灾领域的立法创新。
未来,随着条例的正式实施,四川省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将更加规范化、系统化。通过建立科学高效的灾害防治体系,强化科技创新与全民参与,四川有望在减少灾害损失、保障人民安全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的防灾能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天灾面前,四川正用行动诠释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防灾理念。条例的制定,不仅是一部地方法规的诞生,更是对人民生命安全的坚守与承诺。